- 主题:放羊好多年,刚进初中考了个第一名
好吧,在本来就鸡的民办里面放羊,
这样表述准确些?
同班同学大多数都是上学科类辅导班的,
甚至小学里有啥特殊思维培养班,要考试选拔的,
一半同学可以进
我们考了倒数,没进倒好,进了周末还要去上课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国际足球的版友,觉得你这发帖没意思,你不就是上了本来就鸡的民办么,所以你在这说这些扯淡的话,你用个例特殊情况去演绎? ...
--
FROM 117.59.116.*
我百分之百确定你的记忆是错的,
今年刚毕业的五年级是最后一届自主招生的
现在的五年级开始是摇号生源
【 在 spatz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到底是不是在调戏帝都人民,正达今年下半年升五年级的是民办招生里面最疯狂的两年之一。- 来自 水 ...
--
FROM 39.144.103.*
被你整不会了,我有朋友小孩今年应该是五年级,她说是摇号进的,也可能搞错了
不过查了一下,2018浦东是公民同招元年,
还可以面谈,但不能涉及任何学科类考察
如果民办不进,想回对口热门公办风险很高
2018年之前是提前批,
2020开始不允许面谈,
2022被买断学位,学费进一步下降
这当中区别应该不小,
我没查到2018年的录取率
不过随着公民同招的进行,
不说学生,学校里的师资是有明显下滑的
原来英语老师都是很牛的,
但后面这些牛的老师慢慢都被调到初中部去了
【 在 spatz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刚刚贴子里的正达,2018年南北校入取率1:8,比2017年还低- 来自 水 ...
--
FROM 117.59.116.*
我查到的2017数据,是录取400,报名近5000,
百分之八左右,你说2018年的数据是哪里来的?
比2017还夸张几乎没可能
【 在 spatz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刚刚贴子里的正达,2018年南北校入取率1:8,比2017年还低- 来自 水 ...
--
FROM 117.59.116.*
大多数是的吧,
三分之一进了三公,
剩下的小部分摇号进了民办,
然后其他去了对口学区,大多数都是顶级的了,华二,张江,进才之类
我们评估平时成绩只要求中游,考三公想也没想过,
估计初中几年下来比三公学费要多花五十万,学校成绩差一些,最后中考不要差太多就好
【 在 greenc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些小学里比你家成绩好的娃是不是升学去了更好的学校? ...
--
修改:roadstone FROM 117.59.116.*
FROM 39.144.45.*
南校我不知道,北校的好些班,
40个人,进三公的比12个只多不少
我知道的班上很多学霸根本没去考
中游左右的去考大多进了
这个吹牛没意思,数据很好查
【 在 spatz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不说数据真假,即使正达70左右去了三公,可是南北校一届要400多人,离LZ说的差距大了。浦东何况比正达好的学校好像也没 ...
--
FROM 114.88.234.*
南校北校各200人,5个班,每班40人
70个人的话,平均算的话每班7人
但其实不能平均算
南校和北校走的学习线路有差异的
南校更偏向体制外的培养
北校最好的班大概进了15个,
差的6,7个班也有
我说的是一个班12个左右的情况,
你扩展到全校不大妥当
更何况把南北校一起算
【 在 spatz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不说数据真假,即使正达70左右去了三公,可是南北校一届要400多人,离LZ说的差距大了。浦东何况比正达好的学校好像也没 ...
--
FROM 117.59.116.*
不是,你有数据没?就北校吧,没几个班,我就不说几班了,
你可以自己找找看,1/3以上进三公的有没有,有几个班?
忽悠这个有啥意思呢?学校宣传页只说了总数73个进了三公丘班,没有分班的数据,分班的数据一般也就群里报个喜,班主任统计,没有公开。
如果你说的偏体制外的班是2个,那这两个班基本不会去考三公,或者肯定人数会相对少,就总的算9个班好了,
73/9 = 8
我不知道南校和北校差距是不是大,但北校是靠近陆家嘴和联洋的,这边的家长读福山肯定选北校,要么平和。
你按统计规律,也可以推出来有几个班超过1/3 (12个)这个数据究竟是不是吹牛。
【 在 spatz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的别嘎吹了,忽悠没意思。普通班也是你说的,1/3进三公也是你说的,其次正达南校6个班里面只有相对2个偏体制外,不过很多人目标照样是上外120或者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刚刚说的70个人全北校的,南校基本清零。
--
修改:roadstone FROM 117.59.116.*
FROM 117.59.116.*
首先普通班是自定义的,没有学校层面划分重点班普通班,
因为北校有一个班教师子女比较集中,其他家长都认为这个班被安排了最好的教师资源,每次考试这个班都是最好,其它班相对逊色,甚至几年内教师都是频繁更换的。
我知道的最好的班大概在15个左右,看三公升学比例差距也没那么大。
【 在 spatz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平均一个班就7个差点的水平,你这普通班的水平也要十几个三公,那一个好班不要接近二十了,二个好班要三十朝上了,这三四个班基本五六十了,这总数七十个好像不够分。基本逻辑要有啊
--
修改:roadstone FROM 117.59.116.*
FROM 117.59.116.*
你全是平均主义的分法,没有任何实际数据支撑非到把一个班的情况扩展到学校。
你实在太较真的话我也没办法,直说了吧,是1班,2班都超过了12人,范围很小了,可以去调查了,
其它班我不清楚 。
【 在 spatz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纠正你个观念:上外160基本都是体制外路线具多,不参加高考的大牛比比皆是。另外浦外也类似。所以别纠结什么体制外,在小升初阶段的目标是一样的,并且正达体制外的不少更希望能冲进上外。
: 你也说各个班水平差不多,偏离度不大,你这好班+两个普通班就要四十朝上,好班+三个普通班就五十朝上。即使正达南校比北校差点,可是班不少人也不少啊。这70个人是正达南北校三公总数,有点不够分啊。
:
--
FROM 117.5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