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那么,人教社教师用书为何用“斯”?
以前的教材肯定是“斯人”与“是人”混用的,人教社后面发现了这个问题(2006年以后)统一了教材,但是因为前面毒教材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部人教社的公信力,这次打死也不能承认自己错了,这属于政治正确,然后某个缺德的文科生就用“曼德拉效应”来侮辱几亿中国人的记忆力和智商。反正你们又不能把他怎么样,他们知道你们不信,只要能让你们服就行。
--
FROM 117.86.73.*
执政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不然文革时期怎么给几亿同胞洗脑搞革命?
能润的还是趁早润吧,现在的中国没救了。
【 在 Leisi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看到时,脑子里浮现出来的记忆是“斯人”
: 看了一波又一波讨论,我现在记忆也被刷新了,已经失去了回忆能力。 没有那种活生生回忆的感觉了。关键是也没有确凿的某件事儿能辅助确定记忆的。
: 就只剩新记忆了。
: ...................
--
FROM 117.86.73.*
本来通假字的原因之一就是古人抄书抄错字了。
“斯”字表示“此”的意思出现在《尔雅》中,《尔雅》成书于战国时期;“是”字表示“此”的意思出现在《博雅》中,《博雅》成书于三国时期;现在的《孟子》是东汉末年的《孟子章句》。
《康熙字典》里面说文解字,是古人解释字意的最权威书籍之一。《康熙字典》里面对“斯”和“是”的字意都标注了出处。
另外,“斯”字本意是撕裂、分离,也与原句中身体磨难与心智锻炼形成的对比反差意思接近。“是”字本意是日正,直或正确的意思。
你觉得孟子说的意思里面有“天将降大任于正确的人”意思在里面吗?
【 在 LazySn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呢
: 这点破事还能上升到政治高度,
: 我记得妥妥的就是“是人”,
: ...................
--
FROM 117.86.73.*
麻烦看完全文。
我是否提了“是”也有“这”的意思?
【 在 wenzhongz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不对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役也,等等好多是都是这的意思。
:
: #发自zSMTH@PBAM00
--
FROM 114.232.174.*
你看完我的第二句话了?
【 在 pat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扯了,是 也有这的意思
: 是可忍孰不可忍
--
FROM 114.232.174.*
《孟子》啥时又是《论语》里了?
现在看到的古文《论语》是什么时候编写的?
【 在 JJas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懂就不要瞎掰了
: 人家说的是论语里的原话,成书于战国时期。
:
--
FROM 114.23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