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虎妈们不怕把孩子逼出事?
你可以挑出学校教育可取的部分让孩子配合,自己再补充其它内容,自己按科学给孩子设计教育体系。完全消极放弃,孩子错过学习的最佳阶段,以后也会后悔。不学习并不利于心理健康,成就感和规则感也是人的心理需求。
【 在 sunhw168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嗯,这个说的就是我的心态。我宁可耽误孩子,也不想孩子出事。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15.171.20.*
内卷和自律是矛盾的。内卷的很多内容是没价值负价值的,实际在浪费生命。真自律的人会拒绝内卷,把卷的时间用到有意义的地方。如果环境不给人选择的自由,逼迫人去卷,等于逼人违背自律的原则,放弃自我成为实现外界目标的工具,这种内心的冲突就会产生问题。
【 在 zhumy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时候,开心和自律并不矛盾,不然孔老夫子怎么说,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孩子完全可以每天去教室也开开心心的,即便是高三冲刺阶段。
--
FROM 115.171.20.*
学习是人的天性,所有家长都应该知道这个常识。但天性会被坏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扼杀,所有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学习,学不会基本的内容,只能说明教育者无能,教学方案错误。除非一个孩子连说话也不想学,学不会,否则不能说不是学习的料。
【 在 sunhw16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建议非常好,我们去试试。不过这么多年的经验,有的孩子是学习的那块料,有的就不是,这是天生的,后天很难改变。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15.171.20.*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已经不是生料而是孰料了,完全可能前六年家长损坏了孩子的认知和智力,导致上学后学习困难。人是有不同的擅长,但如同每个人都能学会说话和走路,每个人也都能学会基本的知识。刘翔奥运比赛比我有天赋,但平时走路和跑步赶公交我俩是一样的。杨振宁创新物理理论有天赋,但学到高中知识,他和普通学生也是一样的。我找好的教练练跑步,一定能缩小和刘翔的差距。普通学生有好的教材好的老师,也一定能缩小和杨振宁的差距。除非标准是推动文明发展,对于掌握已有知识而言,没人不是料。只有坏老师,没有坏学生。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女儿数学学的很死,英语语文现在看还好,不是学理科的料
:
: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115.171.20.*
过于投入学习可能性也少很多。很多top地青不会恋爱,不会xx,没有朋友,没有爱好,感觉不到快乐。生活也需要学习,也需要从小学起。就像小时候不学语文数学,不可能工作后一发工资就会了。小时候不学生活和快乐,长大事业成功再学也来不及。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他将来的可能性就少很多
:
: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115.171.20.*
四分之一表现出问题,剩下的四分之三肯定也有问题,因为环境不健康,没人不受影响。就像二战集中营解救出的人,怎么可能有人保持健康。
【 在 sunhw168 的大作中提到: 】
: 四分之一的孩子都有心理问题,长大了这些孩子很麻烦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115.171.20.*
人和人的差异就体现在我和刘翔跑步的差异上。但基础教育目标应该是掌握技能、培养思维,而不是诺贝尔奖。就像我只需要学会走路,体育课跑步能及格,而不需要参加奥运。如果以能走路,跑步能及格为标准,我和刘翔的成绩就是没有差异,这是教育目标设置决定的。
现在学校教育有两个问题:该达到的目标没有达到,不该达到的目标过分要求。正确的教育目标应该是用好的方法,让所有孩子都能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且体会到乐趣和成就。而实际上学科设置不好,教材不好,教学方式不好,教师素质不好,然后怪孩子学不会。错误的目标是把学习和选拔混为一谈,通过本来不该有区分度的学习内容去选拔高等教育的名额,大家对一分一操场习以为常。教育和选拔本来应该是两个活动,就像体育课和奥运会分要分开进行。不能说我没破世界纪录就不是跑步的料,也不能要求刘翔通过上体育课成为世界冠军。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连人的基本差异都不承认了,这不扯淡么。
: 人和人的基本智商差异还是很大的。
: 你要说一门课,一个人只要花代价就能学会,那也说的过去,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人人都能学会学精,这不扯淡么。
: ...................
--
FROM 115.171.20.*
我说了两个事:正常的教育为了选拔性考试而扭曲变形,导致本来能学会的孩子学不会该学的内容。然后选拔性考试的内容达不到选拔的目的,导致选拔出的是有资源和投入时间的孩子,而并非有兴趣和有天赋的孩子。满拧。
赚钱本身没错,但这样的教育体制,导致该赚钱的孩子没有学到赚钱必备的能力,该学术的孩子反被学习扼杀了学术的热情。竞争是好的,坏的是竞争机制的设计。满拧。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来你想说这个,那是的,我们国家现在的学习目标还是以赚钱为指导的,竞争是躲不开的环节。
:
: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115.171.20.*
不同工作差距大的原因是分配原则决定的,而不是国家穷富决定的。曾经工人是最好的工作,和农民收入差距也很大,后来倒爷比公务员吃香,这些都和穷富没关系。
一个国家越是穷,越应该设法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参与创造财富,而不是靠不上计算机就失业这样浪费人才。先调整分配,缩小工作差距,然后改变教育,发掘不同人的特长,最后才能真正“共同富裕”。越卷越不可能悠闲,拉美印度发展了两千年,有悠闲的苗头吗?
设计有效的教育体系一点不难,教育是科学,科学有规律可循,有理论可依,有其他国家经验可借鉴。但管理确实要求能力和水平,可惜我们的教育并不培养管理能力,绝大多数管理行为都是瞎干。就像没练过跑步的人保送奥运会也跑不快,没学过管理的人当高官也不知道咋干。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你要设计一个有效,又能普及的教育体系,也太难了。
: 主要的困难还是我国不够富,不同工作的差距太大,人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就业,选择了就业还要拼命干才行。
: 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还是要建立在人人都能悠闲度日的基础上的。不然不能悠闲的人不甘心,必然会想各种办法上去,结果就是内卷。
: ...................
--
FROM 115.171.20.*
问题是怎样才能变富?多数人的潜力被教育扼杀,劳动的积极性得不到分配的鼓励,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变富呢?不靠大多数人创造财富,难道等着天上掉馅饼吗?显而易见,发达国家的分配问题解决得比不发达国家好得多。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分配促进富裕,还是富裕了才能分配,教育促进发展,还是发展了才能提高教育?显然,富裕和发展只是结果不是方法,现在能做的只是改善分配、提高教育。否则干等着富裕发达,要到地老天荒了。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足够富了就可以让绝大部分人都过上好日子,而不够富的时候,你指望上层足够克制并维持一个较平均的分配机制,这不符合基本人性。
: 分配问题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一贯难题,就没有一个能长久维持并解决的国家。
:
: ...................
--
FROM 115.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