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终于离开西安了,感恩一切!写几点这些年陪孩子做的事情吧
问问看同学里面有没有学的,不然问问老师也可以。
【 在 xiaohua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还让我给她找老师呢,我都不知道上哪找,附近也没看到有学京剧的
--
FROM 59.109.151.*
这个唱一般人都唱不出来,我家的自己在学念白,声称还要学韵白,空翻和刀枪是她的执念,但是家里没这个条件学空翻,她就是拿根棍子挥来挥去,说自己是孙悟空。我是真没想到她会有兴趣,早知道早教她了,我一直听戏,除了吊嗓子,其他启蒙我还是做的了的。
【 在 xiaohua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主要是我们家的嗓子不行,身段还凑合有点中国舞基础,但唱是真唱不出来
: :
--
修改:evilpig FROM 59.109.151.*
FROM 59.109.151.*
啊,是个美美的小青衣呀!嗓子如果不够细的话,可以学程派,高贵骄矜,青衣最主要是通身的女主气派。
【 在 xiaohua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家现在也是自己对着电视学,贵妃醉酒白蛇游湖啊啥的,自己都能背词了,元旦带她去长安大戏院看了场京剧锁麟囊,准备寒假再带她去拍套京剧写真,反正这个爱好,老母亲是全力支持
: :
--
修改:evilpig FROM 59.109.151.*
FROM 59.109.151.*
长两年一抽条就有了。她看的几出都是大青衣的戏,能背那么多词儿,说明还是喜欢。
【 在 xiaohua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我觉得我家娃没有青衣的气场,顶多演个小花旦
: :
--
FROM 59.109.151.*
推翻了什么?我的意思是都要学,学了啥都不吃亏。不同的配置养出来的孩子不一样,看到的世界欣赏到的美不一样。
【 在 itwor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不是把自己刚才说的都推翻了吗
:
--
修改:evilpig FROM 59.109.151.*
FROM 59.109.151.*
对啊,支持不了全部,但是能分一杯羹。
【 在 itwor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现代汉语太低级支持不了这些东西
:
:
--
FROM 59.109.151.*
不需要普适啊,她这个方法我感觉我家孩子就可能很适用,我找了很久了。一方面我作为家长,文学功底一般,你让我铺开讲四书五经二十四史我讲不了,但是呢,我还有点时间,我们亲子阅读一直又做的不错,她列的这几本,带着注释我还是能看懂的。另一方面我家孩子对三国对中国历史故事都感兴趣,背诗词背的不错,但是缺一套循序渐进的教材,年龄又过了学笠翁对韵和三字经,所以,我打算跟着她试试。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学习动机我是赞成的,从实用性出发我就不咋认可。除了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也是八仙过海,lz这种方法能推的动他家娃,推不动别的娃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59.109.151.*
那你要看干啥的人,古典艺术创作的,这个是基本功,那你要是理科生,不学完全可以,真用不到。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说应用,古文连杯羹都分不到,也就是在现代文里被引用一二的价值了。所以古文的文学性仅限于欣赏,更多的在于作为政治工具的思想性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59.109.151.*
我带着读啊,不可能让她自己读,自己读连三国演义都读不下来。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也打算即使孩子读不懂史记也要硬读吗?对于家长的执行力和孩子的依从性真是巨大考验,一旦影响亲子关系就得不偿失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59.109.151.*
不是,戏是可以编排的,民国时候创作了很多新的曲目,到现在就是经典,比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每次演出的时候演员都会根据受众临场发挥一部分。像青衣老生这种角色,就很少有特别大的改动,但是串场的丑角和花旦,那花样就多了。前阵子看过一个视频,锁麟囊的串场花旦是个男的反串的,简直爆笑,英语都冒出来了。
改开后黄梅戏一马当先,编了很多新戏,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编的一言难尽,京剧的新戏口碑就能好点。越剧解放后拍了不少电影,也受到了非常多赞誉,可以说八十年代的电视剧很多是有越剧影子的。
样板戏就是一套京剧艺术价值颇高的新戏,能把现代汉语用成那样的真不多,多半还是要有点古文功底,创作出来的改良戏或者新戏才不违和。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坦白讲我还真不知道有专门从事古典艺术创作的人,像你们讨论的戏曲从故事到戏文我以为都是传唱至今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修改:evilpig FROM 59.109.151.*
FROM 59.10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