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助]这爆款娃是什么样的问题?
一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够完整表达虚的那一部分,表面看是她说的理由,实际上并不是。你们太直性思维,没有通过她来看她怎么了,而是通过她说来看她怎么了。
她心底有自己无法描述的东西,你们不理解不能疏导,还盯在了别的地方,着急,只能哭。
这些我女儿身上曾经有过。有时候她说这个,然后表现出这个,根本的原因和表达的情绪并不是,你要看到后面的那个,直接帮她化掉,或者安抚,就没事了。
她这样的性格,一年级在学校虽然看起来很乖,那不是因为她看人下菜碟,而是她在学校憋了很多东西,没地方释放。不要把家也变成学校,相信我,我女儿有过这个过程。
--
FROM 180.90.67.*
你是老师的角度
孩子的天性就不是那样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师在课堂上,不跟她当场玩哄哭
: 不是让她憋着的意思
: 她可以课下单独去提问
:
: 孩子不懂,对规则有误解
: 家长可以帮一帮呀
--
FROM 180.90.67.*
你是物化孩子的
跟你不是一个认知体系,不回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得对啊,孩子的天性不是那样的
:
: 上幼儿园就是学习这个的
: 天性汇入社会规则内
--
FROM 180.90.67.*
绝大部分人的人生路,尽管自己活得不开心不舒服,拧巴扭曲,也依然认为是绝对正确的,把孩子丢进去任其沉浮,还必须一模一样,套用这个公式,痛苦抑郁难过是他们自己不能承受的作?
每个人都是从孩子来的,不过大概忘了自己孩子时的心,变得跟冷漠的爸爸妈妈一样了而已。
懂,不用猜。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littleloli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不要做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去尽力猜她表达不出来的东西
: 这个未必有定论吧
: 养得糙一点,让她去自己化解,自己去想办法表达也未必是件坏事
--
FROM 180.90.67.*
我说的是大部分对待孩子心理漠然的家长实际的人生体验。
对我来说,人生没有什么消极和积极,那只是一个人的主观,积极未必就比消极好,消极也未必比积极好。
敏感是看得见细微,看得见就需要匹配正向同步的精细处理能力,这是我建议的这部分。能处理精微就能处理由精微组成的由小到大,事物起伏也就可以不动,人生比较平顺安定。
大条是看不见,看不见不代表客观没有,事物同样在从极微小处运动和发展,此一时非彼一时,攒到很大了入了大条之眼再看见恐怕是后悔莫及。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个体都有适合他的最好的度,人生并不是只有自己的一种。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littleloli 的大作中提到: 】
: 额……你对你自己的人生这么消极啊……那倒是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关注娃的心理,以及你娃为什么这么敏感了……可能是遗传的?
: 生活中有苦有甜,有高兴的事有不开心的事,这些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从来不觉得整体是拧巴扭曲的啊……
--
FROM 180.9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