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抛砖引玉, 高难度小学奥数习题册和视频课选择和讨论
这个思路可以,只要孩子有兴趣和时间,可以一直参与,就当作一项业余爱好罢了,中学有好多社团就相当于孩子参加了一个社团。
【 在 littlewaiw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否可以这样,继续搞到初中,目的是促进数学学习,保证学校的数学一直领先。
: 竞赛正常参加,一等奖到三等奖都可以接受,但是不需要中途下车吧
: :
--
FROM 123.114.124.*
这个进国集还是需要一定天赋的,或许可以进省队这个层次的吧
【 在 kakapo7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能力不足,靠起步早占据高端教学资源,大量练习提高数学感觉,就可以进国集啊
: 能力足不足,本科才知道
: :
--
FROM 123.114.124.*
我曾笑称我们小奥就是二三等奖专业户,所以还能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兴趣
【 在 littlewaiw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嗯,我也觉得这样挺好的,结合数学兴趣方面的书看,可以培养持久的兴趣,也可以让学校数学学的轻松。。。状态好了还能争个三等奖。
--
FROM 123.114.124.*
你说的情况是存在的。
就像小奥金牌到高联金牌会有一个跨度一样,高联到大学数学也是有跨度的,但是多数孩子们还是能适应的
【 在 kakapo7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要把国集里面进了数院大一大二就学习困难的指名道姓拎出来吗?
: 你要真认识,或在一个圈子,你会这么不了解?
--
FROM 123.114.124.*
这些个情况其实北清都门清,以前的营都会差别对待的
【 在 Z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丘班报名门槛好像是省一
: 其实强省省一比弱省省队强多了,好多省队高联成绩才100多点
--
FROM 123.114.124.*
可能孩子们各有考虑吧,毕竟疫情之下,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出国难度增大不少啊,另外如果本科就打算出国的话,以前可以双线作战,现在基本只能单线了。
【 在 kakapo7 的大作中提到: 】
: PU 、MIT学数学,可不都比北大数院强多了
: 我的建议有错吗?
--
FROM 123.114.124.*
应该还是有些用吧,类似于以前的自招可以降个20分左右的?
但总体趋势是对竞赛生越来越苛刻了,总感觉这跟我们宣传的急需数理人才不太搭
【 在 Z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扩军了,好像都只签金牌和银牌前部,但这种签约有用吗?
: 现在又不能直接降分了
--
FROM 123.114.124.*
能一直竞赛走到高联省一这个层面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真心热爱这个学科的才能做到的,喜爱是第一要素
【 在 littlewaiw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兴趣应该挺重要的
--
FROM 123.114.124.*
一味强调智商的,多数是本期望很高的家长,面对孩子呈现出的事实,给自己心理上的一种合理化解释
【 在 kakapo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节课4小时学会函数,真的是老师教得好,几十个学生,之前学过的没学过的,都掌握了,第二节课考试,也都不错
: 说明师资真的很重要
: 家庭支持早早占据机构高端班得到好的培训,遇到数竞名师,进入头部高中
: ...................
--
FROM 123.114.124.*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顶级高中里面的队友,所谓良师益友,这个尤其对竞赛的孩子说多重要都不过分。
【 在 littlewaiw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有道理,
: 合理的培训难度梯度和高质量的培训内容,好的培训老师,顶级高中的传统和支持(时间和师资、激励),这些太重要了。
: 我们这种靠家长搞的,就需要找到好的辅导班和老师,这也是本帖的初衷。
: ...................
--
FROM 123.1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