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低整天听历史故事会不会变少年老成?
小低听,是为了提高认知水平,为文字阅读做个铺垫,跟孩子聊感兴趣的故事情节、给孩子推荐合适的历史书籍,我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 在 bud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买了上下五千年,还是爱读的,就是没啥时间读,听就方便多了,路上都可以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83.46.40.*
还有个好处,对成语背后的典故都有一定了解,运用起来比较轻松
【 在 bud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买了上下五千年,还是爱读的,就是没啥时间读,听就方便多了,路上都可以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83.46.40.*
小低不着急输出是真的,中文输出无非是作文,一二年级是看图写作把话说清楚就可以,我们二下也用了“穷追猛舍”这样的成语,一看知道是历史故事听来的。这三年级刚开学,写起作文来直奔八百字,应该是很多家长羡慕的有内容可写,是孩子里脑子知识储备多了。不过,历史方面的文字阅读我们家也做得还可以。
还有一个输出,就是自己口述讲故事,类似小主播一样,自编自述,用喜马拉雅录下来保存下来,我们做过一段时间但是坚持的时间不长。后面每天朗读一篇小短文坚持的时间长点。
【 在 bud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除了跟家长聊,还有没有什么输出渠道?我觉得输入太多总会想输出的,就像英语一样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83.46.40.*
我家已经在听罗马史——《罗马人的故事》和近代史——《毛传》了
【 在 bud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呃,现在讲故事的音频基本都讲通史了,上古到明清。
: 我觉得听那么多,除了有时跟家人讨论下,也没啥输出渠道,
: 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似的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83.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