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昨天小学三年级的一道题目也把我气坏了
那显然不可能
一般是要求四舍五入
学分析化学是四舍六入五成双
有时候还用去尾法取近似,要求不一样
【 在 zeus2615 (zeuslord·呆猫)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应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然可以要求估算,但是应该在题目上写清楚。小学生算题和大学生算题,结果应该一样,而不是由张三老师与李四老师教的不同产生差异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219.236.127.253
考试不就这么考
分析化学考你如何进位
你不就得按四舍六入五成双?
老师就是看你记住这个原则没有
【 在 blackpig (假牙) 的大作中提到: 】
: 消消气,出这种题的脑子有问题而且自以为是
: 类似于这贴里回复的很多人,一个模子出来的,抓着一个所谓的“知识点”当真理
: 这类人,刻板教条、不求甚解,遇到要绕着走
: ...................
--
FROM 219.236.127.253
中国人也要估算啊
约这个字也不是现在才有
比如一直说 约960万
【 在 coolflash (no dissens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这种约等于是不是照抄的英美的课程
: 真是没有必要,他们数学不行,所以要估算
--
FROM 219.236.127.253
你不能抬杠
问你面积多大,你就得写约960啊
【 在 coolflash (no dissens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不能说约960万01是错的。。
--
FROM 219.236.127.253
不是举例,中文也有约的啊
【 在 coolflash (no dissens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又变成地理题了?
--
FROM 219.236.127.253
估算一直有
比如面试题
北京有多少加油站?就是估算
【 在 Rachel119 (Rachel119)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从二年级起,三、四、五年级都会用到“估算”这个概念,只是每个年级应用的知识点不一样。我分析得没错,低年级每一个细节好好学,越学越高效,越往高年级做作业的时间就不会越来越晚。这也是我总跟小孩说的,用学过的知识基础来学新知识,很容易明白,而且不容易出
: 还有“够不够”、“能不能”的答题规范,最后一步一定不能忘了比大小,这也是从二年级的应用题就开始强调的,看来一直到高年级都是这种题型,只是换成了小数或者分数…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
--
FROM 219.236.127.253
正规文件的话,约有定义的
一般是正负10%
【 在 g3n1u5 (g3n1u5)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挺楼主。这个判法有点舍本逐末了。我理解约等于在日常生活乃至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背景是因为各类误差的累积而不得不对人类日常认知经验认知习惯所进行的一种妥协,因为人对数量的直观概念更依赖于十进制整数。
: 另外一种场景是需要用到该数据的下游系统无法处理过高精度数据而进行的一种简化,比如四舍五入,这个场景不应该直接叫“约等于”,至少要加一些限定词,比如:四舍五入、上下取整、保留几位小数……
--
FROM 219.236.12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