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昨天小学三年级的一道题目也把我气坏了
是的,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孩子们的学习细节啊。老师讲了有“大约”≈号才用估算,没有才直接算,不一样
然后这个小知识点,在二年级约到百位,三年级约到十位,四年级应用在千万位、亿大数中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长不了解教学情况而已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修改:Rachel119 FROM 183.9.67.*
FROM 183.9.67.*
要先估算,再做加法。不是做完加法再估算。还是没好好听课。
【 在 microelectro 的大作中提到: 】
: 照你这么说,那要是112+128,还不能用110+130估算啊
:
: 意思“个位相加为0,约等于不能四舍五入估算”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4,2」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83.9.67.*
对
【 在 microelectro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没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啊
:
: 112估算成110,128估算成130对不对?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83.9.67.*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是辅助的位置,孩子跑偏了给拉回正规的角色。
要是家长们抛开了孩子们的学习基础,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去批判老师的教学乃至所谓的垃圾教育,那真是把孩子往沟里带了。
除了英语需要家庭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积累,语文和数学我坚定主张按照学校要求来。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家长真没必要动不动批判啥
: 先琢磨孩子听讲认真没有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83.9.67.*
看来从二年级起,三、四、五年级都会用到“估算”这个概念,只是每个年级应用的知识点不一样。我分析得没错,低年级每一个细节好好学,越学越高效,越往高年级做作业的时间就不会越来越晚。这也是我总跟小孩说的,用学过的知识基础来学新知识,很容易明白,而且不容易出错。如果某个新知识她做不明白,我就借脑子给她用,帮她回忆低年级类似的知识点,她就很容易接受了弄懂了。也希望在这样陪学的过程,让她今后明白学习的规律,有自学的能力,这是我的初衷。这个“估算”就是个好例子。
还有“够不够”、“能不能”的答题规范,最后一步一定不能忘了比大小,这也是从二年级的应用题就开始强调的,看来一直到高年级都是这种题型,只是换成了小数或者分数…
【 在 Scolesa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年级刚做完的一道测试题:超市鸡蛋xx.x元,蛋糕x.x元。买2斤鸡蛋和1块蛋糕,15元够不够。
:
: 娃用了精确计算,被扣一分。原因是应该估算。我看了好几遍题,也没看见估算这俩字。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修改:Rachel119 FROM 183.9.67.*
FROM 183.9.67.*
你好好做小笔记先,哈哈哈
面试题目,孩子们还用不到啊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算一直有
: 比如面试题
: 北京有多少加油站?就是估算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83.9.67.*
有效信息还是要Mark一下,这个有道理,四年级的两位数乘法也有估算的学习要求。
【 在 ghostq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为了引入不等式,放缩法之类
: 估算在小学三年级确实是个难点,好多小朋友都理解不了,必须靠精确计算后再通过四舍五入得答案这种错误方式答题。
: 到了四五年级,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这种方法就得不出正确答案了。这是我观察到的普遍现象。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83.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