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个我家的例子来解读下前两天本版看到的帖子
那我对这样的觉得了解不到真实的细节,没啥意义
【 在 fishwater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本不认识,你可以百度下她。。。
:
--
FROM 114.245.222.*
能保送进清北的吧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top看你咋定义,top10,30,50,100?
:
--
FROM 114.245.222.*
我觉得我们普通孩子起码要两年才可以,毕竟那么多科目呢
【 在 iamgj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些都没用,奥数就是要选拔智商比较高的孩子
: 高考的内容其实可以一年学完
: 高考的主要目的还是考察智商
: ...................
--
FROM 114.245.222.*
所以我想比较一下这两种路径,那种对锻炼脑子的用处大
【 在 fishwater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不提前的,学小奥锻炼脑子了。
:
--
FROM 114.245.222.*
我们除了竞赛,课内不预习不提前也不刷题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能这么说,看什么目的。
: 只是搞课内,那提前预习下就行了。
: 提前半年一年,也就是多留时间给后面刷题。
: ...................
--
FROM 114.245.222.*
现在没看到过最后努力两年就能上top2的例子,如果你家或熟人家是这样,欢迎举例
【 在 iamgj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年时间也不算长啊
: 智商高最后努力两年,照样上top2
:
: ...................
--
FROM 114.245.222.*
这个不能这么讲,我觉得取消小升初统考模式,改为凭着各种特长、奥数等等点招的模式以后,这些例子都是可以参考的。因为这里主要的指标在于孩子学习实力的真正提升,只要学习科目没有大的变动哪怕没纳入中高考,都没什么关系。
当然,如果以后彻底取消校外培训,甚至取消中高考,那么这里的讨论就没啥意义了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考、高考这几年都在改革。改革前的例子都没有意义,中考以前不是全科全考,高考有自主招生,现在改革之后家长就不会把太多经历放在奥数上面了。特别是校额到校比例加大后,有些家长会考虑去普中实验班曲线救国
--
FROM 114.245.222.*
那就之前自招能降30分以上的吧
同时我咋觉得即便这4-8个,也不是个个小学高年级大学数学都学会了吧?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国数竞国集每年60个,北京4-8个。这都是极端例子,关注的意义不大。
: 这个水平的选手,要是不搞小升初,不搞大师赛,不搞fce,小学高年级学到大学数学都是没问题的。
: 初中数学一个月,高中两个月。
: ...................
--
FROM 114.245.222.*
那个年代的事情,很多是多少个,占你统计的比例有多大,他们之前的学习有多渣?
【 在 iamgj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初搞过一个座谈会,有很多最后两年努力考上top2的
:
:
--
FROM 114.245.222.*
那个姐姐高考去向哪里?
这个孩子凭篮球特长高考去了哪里?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同学的姐姐已经高考的,她那时就是拼奥数,考的民办北达。轮到他时他妈妈改策略了,奥数打酱油,搞篮球特长,去的普校。他妈妈大概是看透小升初了,不折腾择校了
--
FROM 114.24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