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西城3年级娃总结
你这也太快了,我儿马上5年级了,我儿也在自学初中数学。我儿自学的是奥数教程7年级,一般上午自学,时间随意,不想学就休息,至今学了4课,有理数巧算,绝对值,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组。总共27课,计划暑假学完17课,看来还是慢了。
我儿是4上后期考上的小优班,因一直线上课,打算退出了。导引刷完5了,导引6刷了五六章就停了,一直没刷了;我儿怎么不能轻松拿奖呢,就拿了个迎2,还是线上的,我儿只刷导引,真题及其它的都没刷过,可能还是刷题不够吧!迎春杯除了后面3题12分没做出,前面全做对了,我觉得很棒了,有限时间做出这些题已经很有偶然及幸运了,但拿不到迎1.我觉得考小优也是幸运,幸运的做出了最后一道几何题,是偶然,正常情况多半是做不出来的。奥数时间不到位,就只能靠偶然与幸运了。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6.*
FROM 221.223.196.*
我们参加的是小中组,所以看见很多人自测远超一等奖分数线却又考小优困难,觉得还是有些矛盾的。奥数的中高端班型,如果上课不轻松,最好别上,自学比较好,自学可以停留在某处慢慢研磨,学习是一通多通的,自学的整体综合速度还更快。有些机构设置近10级的梯度,吃相太难看。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在 angrycm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是小高组,导引难度本来就不太够,而且线上比赛作弊太多分数线虚高,没参考价值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FROM 221.192.179.*
【 在 bluenebula 的大作中提到: 】
: 广度和深度还有正确率是不同的概念
: 学完9年级不代表中考数学满分
: 只是知识基本掌握了,深度还远远不足
: ...................
对楼主娃3年级学完9年级数学,表示惊讶,有些赞赏娃的接收能力,但不支持楼主的做法。
以我带娃的经验来分析,楼主娃有很多知识点应该是做为一种方法去学习并掌握的,实质并不能更深入的去了解知识的原始意义,可谓舍本逐末,末端知识点的丰富可能会阻碍娃思考最基础的来源,由外及里也是一种方式,我觉得这种方式前期快,后期慢,而且易形成信息收集快而习惯性的浅加工,最终达到深度掌握的总费时并不快,这就是我所说的“快就是慢”,以前我说过的“慢就是快”和楼主实操是不一样的,我们能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支配,学习可谓“慢”但总体还挺快的。
--
FROM 221.2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