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摇号时代,几家欢喜几家愁,娃哭了,我心疼
考试还是最公平的。只要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初中上就行了,没必要搞绝对平均,这是无视教育规律
【 在 jojo12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是一线公办,班级整体水平不差。班级学习好的、差的,都有摇进华育、世外、民模、民位和大小西,全班44个人,7个摇了进去。当然,自然就有和我家一样学习还不错却落选的娃。
: 昨天放学后,女儿看着徐汇摇上的名单,盯了好久,哭得好伤心,也哭的好安静。那时那刻,我的心像针扎得一样的疼,却发觉自己好无能好无力……一夜思考,我依旧相信所有安排,必有美意。今早一切如旧,不同的是:我和爸爸抱着妹妹,送给姐姐三张大大的笑脸和全家一起深深的拥抱。人生路很长,今年的小升初,仅是风景。愿女儿及所有的孩子们若干年后都能靠实力大胆去追求他们渴望的生活,活成他们自己想要的模样!而我们做父母的,遥望、祝福、欣慰!
--
FROM 222.129.7.*
12岁可不小了,还不能接受竞争后果的话,已经可以算是巨婴了!
【 在 DF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义务教育统考 家住在好学校边上去不了 只能去10km外渣中上学公平?学习不好 才12岁就只能享受最差的教育资源
--
FROM 222.129.7.*
没错,其他的工作长期出差不着家的太多了,不知道教师为什么就这么金贵,连住的远一点都不行了
【 在 WCD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让教师过长期出差不着家的日子也可以,但给够钱没?
:
--
FROM 222.129.7.*
你说的这是两个概念,从自己的角度当然是要这么考虑问题,不论人生多么不公平都应该淡然接受,做自己该做的。但是这不代表不公平就是应该存在的,不合理的制度就是应该存在的
jw作为规则制定者,应该考虑的是规则的合理性,什么样的制度能保证每个人都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全社会能培养出更多层次的人才。
【 在 slsfup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说法不是很对。急功近利。我从小教孩子的就是人生是马拉松,上学更是,无论环境如何,自己知道努力,都没问题。你说差生给上到好的中学,和优等生上差点的中学,哪个考上好高中的可能更大,哪个考上好大学的可能更大?
: 短视思维横行才是问题。
:
--
FROM 222.129.7.*
刻舟求剑,你那个时候和现在的竞争激烈程度能一样吗?
而且我也同意,其实学校、老师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周围同学、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太大了
【 在 xinghuacat0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孩子都早熟么?记得当年我小升初的时候,我舅因为有关系可以把我和我表弟弄到区重点初中去,我妈愣是因为觉得离家太远,心疼我小小年纪需要做早出晚归坐公交车上学,没有答应。结果我就去了家门口一站地的一个小学改的初中。我们是第一届,上初一的时候下面还有五年级和六年级,所有老师几乎都是大学刚毕业的。我表弟去了区重点。
: 对我来说完全没有意识到发生过什么,就知道自己上了初中了,每天都开心的去上学。最后中考全校第三考进全市重点中学,比我表弟成绩好。
: 其实对于个人来说,学校没多重要。
--
FROM 222.129.7.*
对摇上的就公平了吗?
孩子需要从小知道,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这个制度下,就算是摇上了,也只会让孩子滋生机会主义的不良心态,丝毫体会不到付出收获的快感,总之,你只要努力了就是不值得,都是输家,没有赢家
【 在 wslanb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挺残忍的。4年前经历了魔都的幼升小,真心觉得有点变态,考上的如范进中举,考不上的仿佛低人一等。
: 现在的摇号制度,就指望运气,对学习好 家长投入大的家庭,没有摇上心怡学校 真是不太公平。
--
FROM 222.129.7.*
本来不同水平的学生就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小学阶段比较基础,到了中学难度上来,分层完全是合理的了。对老师来讲这也并没有哪种更高级或更低级之分,六小强的老师你让他去教不及格的学生,他也未必能教得好呢。如果老师想不明白这个,应该是加强师德教育,而不是强行无视教育规律折腾学生。
【 在 onway1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被挑剩下的,不知道老师还有多大心气来教学生
:
--
FROM 222.129.7.*
不努力的孩子也扭曲,最后大家都形成了扭曲的价值观,摇号真是毒害少年儿童
【 在 netsca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升初摇号这种奇葩政策真不知道哪个混蛋想出来的,六年级谈恋爱的一大堆了,对于这个年纪就应该用付出=收获去考核,而不是看运气去决定上哪个学校,这让努力的孩子从小就容易心理扭曲
--
FROM 222.129.7.*
幼升小确实没必要搞选拔,那就是真的毒害儿童了。小学是真正应该搞均衡化的,小升初的时候都12岁了,都快能负担刑责的年纪了,考个试都承受不了?小升初考试选拔没什么问题。
【 在 kouz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只是将幼升小、小升初两次竞争集中到幼升小而已,本质没改变。
: 再说如果初中不好,还不如小升初搏一把。
--
FROM 222.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