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因为娃收了同学100块,今天老师给我打电话了
但还有些人主张的东西是明确违背公众利益违背法律的东西,他们却包装成所谓的人情关系来证明自己权力寻租后的无辜。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民法典还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呢
: 10岁孩子游戏充值可以要回来,但100这种不能依法要回来
: 但咋说呢,虽然合法,但不好,毕竟法律只是最底线
: ...................
--
FROM 124.207.188.*
孔融才是高级的既得利益者,才多少岁就身居高位,你说他全靠道德上位,说这话的人要不是极端虚伪要不就是社会商基本没有发育。
整个儒家的道德体系都有这个毛病,一边谈着道德,一遍谈着个人利益得失,对于真正的社会公众缺少具体关注。
【 在 kouz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还算正常吧,是老师有点道德感过高。
: 就跟宣传孔融让梨一样,大家都觉得孔融是傻子,但大家都会表扬孔融,希望别人成为孔融。
--
修改:dhcn FROM 124.207.188.*
FROM 124.207.188.*
瞧把你过得憋屈的。
【 在 miku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拿100元去学校的就是有钱人家?
: 我家娃是否憋屈,我家娃说了算
: 你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这么说呢?
: ...................
--
FROM 124.207.188.*
至少不用像你那样整天费老鼻子劲维护那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所谓人情关系。
【 在 mik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过得也不见得有多敞亮吧
--
FROM 124.207.188.*
前面说了啊,监管合规风险意识太差,至少要等到对方对自己的报价有民事承诺能力再考虑是否应价。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怎么知道那边是有钱人?100现在跟有钱人也没关系吧,不管有没有钱,我就问你会怎么教育娃?你告诉娃这是合理的?不需要改么?
--
FROM 124.207.188.*
日常帮人是正常的,但是被人规则套利以后自己还在琢磨自己什么地方理亏这就不仅仅是维护关系的问题了。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常和周边的人交往怎么会是费老鼻子维护呢,这什么心态啊?邻居楼上老太太钉不动钉子喊我帮个忙,隔壁妈妈有急事把娃放在我家一会儿都是维护人情关系?
:
: 这的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才造成这么偏激的言论。
--
FROM 124.207.188.*
同学,楼主的情况全程都是买家报价,自始至终没有卖家加价的存在,你不要自己把事实转换完以后设定个问题然后自己开始high。事实转换以后,就不是原来的问题了。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有判断是否双赢,是你说双赢。我追问你这事儿放你家孩子你会不会追加500继续双赢,如果你说是,那说明你确实认可这事儿是双赢,如果你说不是,那你就自相矛盾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4.207.188.*
你还没有看明白吗?
【 在 BTB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扯这个,你就说你是楼主你怎么教育娃
--
FROM 124.207.188.*
这个社会的道德是上限对小孩子讲的太多,下限对成人讲的太少。
【 在 kouzh 的大作中提到: 】
: 孔融所处的历史时代太远了,别扯那么高。
: 提到他只是前一阵子板上有个类似的例子,好像是一娃不肯让啥的。
: 我觉得挺好,不需要树立过高的道德标准,无论对己对人,勇于直视人的欲望本身,这才是真实世界。
: ...................
--
FROM 124.207.188.*
监管合规风险,8岁有了民事能力,合规了,就可以拿了。
【 在 kew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到了孩子就教孩子什么,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尽量把大人和孩子的认同感保持在一起。
: 只不过要根据年龄不同考虑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基于娃的接受程度。
: 比如这个事情,娃是被动接受了100块(不是自己主动索取),但是随后又被小朋友告家长甚至告老师了。从这个是事情里,我们要教娃看到,首先要有对错,小朋友之间由于目前还不是金钱所有者,所以不应该存在金钱往来;在这个大前提下,无论是自己主动去要,还是被动被给予,都要注意回避,回避不是吃亏,也不是没有能力挣钱,而是更好的保护自己,说白了就是看的更长远一点,不能只看到小朋友带了100块给娃,而是还要看到自己不应该收,这件事情本身是错的,可能会对以后自己有影响的,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就是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情,懂得保护自己。
: ...................
--
FROM 124.20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