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群穷孩子的人生实验
为什么北京户口的上了北大?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的教学和传统学校完全不同,各种鸡血刷题是没有的,学习理念大不相同,太理想主义。10年下来,高中阶段上的又是国际学校,再转回传统高考体系,就是再高的智商,绝大多数的表现都要比正正规规多年衡水式教育体系下(全国都差不多无非轻重而已)出来的差老大一截。
:
--
FROM 123.118.186.*
嗯,应该是提早退出了这个项目,文章语焉不详……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原因应该是升高中时就进入了正常的高考渠道,北京top2/985录取率又那么高。回老家的,在回之前又上了3年国际学校,路都走偏了,又浪费了学习能力最强的黄金阶段,即使复读2年,还是要差远了。
:
--
FROM 123.118.186.*
说明成功还是失败了
【 在 qiao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小学毕业就去其他初中了,没跟着其他孩子一起了
--
FROM 123.118.186.*
这个结论片面我觉得
【 在 ablel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高考简单呀,不然你看小镇刷题家虽然老是老是抱怨北京鸡娃压力大但还是拼命要给孩子搞北京户口
--
FROM 123.118.186.*
素质确实不好衡量
【 在 qiao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孩子高中在新东方读的,跟国内高考的完全不是一个路子。这三年高中提高了其他素质,比如那个文学课,但是对高考没有用的。
: 那个女孩复读两年,其实相当于高二高考,考上211,而且她是在江苏这个高考竞争非常激烈的地方,已经很好了吧。
--
FROM 123.118.186.*
你这个话说得相当有水平!
【 在 ablel 的大作中提到: 】
: 转变就是发现失败了,自我安慰罢了,教一个快乐积极正直的人根本没必要花这么大成本。甚至打工家庭也不见得不正直积极快乐,教育家不应该这么俯视人家。
--
FROM 123.118.186.*
说得很好,很少有问题单独就是经济问题
【 在 kldr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能的,穷人家的孩子受到的最大限制不是窘迫的家庭经济,而是父母的认知、眼界和格局。你给每个家庭100万学习资金,大部分家庭恐怕也不会用于孩子教育。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23.118.186.*
初衷应该是几个愤青吧,后面成熟了值得赞赞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也不能算是个太小的项目,搞着玩儿就行,不能有评估,当事人说感受好就是成功,否则就是功利。这有点耍赖皮吧。
: 换个环境,给足保障,孩子们不用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心理感觉更爽了,比在大山里出路更宽阔了,机会更多,未来成长情况大概率会有改善,这是人之常情,这么简单的逻辑,还需要做所谓的试验,还需要搞这些名堂来印证?既然实验目的是比之前的环境获得更多的真善美,那为啥样本选取还要挑智商?你仔细读读这个计划的初衷和操作手法,有没有一些比较明确的目标在里面,还是只是结果出来之后回避问题,自圆其说。
:
--
FROM 123.118.186.*
嗯嗯,最后大家都有了人文主义关怀,如果没有这些孩子的付出和牺牲,愤青十有八九会变成喷子,哈哈
【 在 able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视角好。一开始也就是几个有资源的愤青搞搞乌托邦的东西,然后自己思想逐步转变的过程。其实是孩子们帮助了这些老师校长学究逐步走进现实。
--
FROM 123.1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