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恨死课外班了
你这真算是好的了,起码知道是自己的问题。多接触些什么班不给孩子报的家长,就能治病。
【 在 hailey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样很烦课外班。在外边学的人很多,不学不安心。但是学了,就没有自己玩的时间了。
--
修改:BigTTBeHappy FROM 75.74.198.*
FROM 75.74.198.*
是这样的,小学不报班的,中等和中下比较多。
那么初中和高中呢?你见过谁家孩子能上top 2和985的,是需要在初中高中报班,大家是不是都是宅家里自己认真复习和做题?那么小学报班的意义在哪里?中学的学得好,总不可能是得益于小学疯狂报语数英吧?
【 在 hailey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都不报的,成绩中下比较多。不是吗?有个例,但是普遍不大好,怎么起到示范作用
--
FROM 75.74.198.*
我记得你家孩子是学黑管的?都是一样的道理,怎么也要坚持10年,才有一个还可以的水平,表演起来,不丢人。
学习和乐器这两样,想掌握好,恰恰是钱解决不了的,解决的唯一渠道是孩子常年认真学,认真练习,有充足的思考消化的时间。为什么我们需要读12年书,才能搞定高考?哪怕是少年班的,也要15岁以上才考得上北大,他们有的确实12,3岁把高中课本也都学了,做高考题,也是根本考不出北大的分数的。学习什么都是一个长期积累,慢慢提高的过程,沉不住气的人,就会被人忽悠去报各种班,以为可以速成。
不知道什么时候北京的教育风气变得这么畸形,都跟信了邪教一样,像你这样的还好了,算是被整体焦虑的环境搞的不够自信。很多人竟然张口就说学校里学不到东西,必须上外面才能学到,报起班来high得很,乍一听还以为他们的孩子是学霸少年天才,细问下来,没一个人的孩子在学校是大大小小考试都能稳拿前三名的,拿不到三甲,就说小学生考题没有区分度,从不反省自己哪做的不对。
从小学到高中这些知识,都是应该打小踏踏实实在家里,自己好好认真学的。差学生才需要补课,好学生都是自己学。
【 在 hailey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习了。虽然我家没有读初中,但是前段时间看到一位高考文科状元的语文笔记,感觉到语文这东西靠积累,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小学那点知识离高考的知识远得很,习惯好才能积累知识,正打算把语文退了。
--
FROM 75.74.198.*
给你一个参考,我孩子语文确实学得很好,没有上过学前班,汉语拼音也没学,也没教过她认字,以文盲的身份入读普小一年级,可是一年级一学年大大小小十几次考试,她都是满分或者第一,从不失手,学校老师都佩服她。因为没有报班,有充足时间休息,也就有充足时间思考消化记忆,上课听讲效率也高。现在高年级了,语文还是一直这么好,作文也是强项,写得又快又好。我想了一下,这些年,就是好好上课听讲,学校要求背和记的东西都好好背熟了,长期记忆好,然后喜欢阅读,涉猎广泛,她每天玩手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浏览各种话题,不是纯玩游戏,经常跟我们讨论读到的东西,正巧我们懂的地方,就多给她讲讲。很喜欢诗词,但是背的不多,就是小学大纲要求背的,玩手机的时候看见好的诗句,她会留意。也喜欢看一些散文,看得不多,也是学校老师要求买的散文书。
【 在 hailey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习了。虽然我家没有读初中,但是前段时间看到一位高考文科状元的语文笔记,感觉到语文这东西靠积累,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小学那点知识离高考的知识远得很,习惯好才能积累知识,正打算把语文退了。
--
FROM 75.7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