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90年代北京的小升初,大波哄和特长生
别逗了,跟谁没见过北京公交似的。我小时候来北京一直想坐大辫子的电车,从来没有能如愿,太恐怖了,根本挤不上去。火车站可没出三环。地铁确实是不挤,那时比较贵,好像是两块钱。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北京人的主要日常交通工具是永久凤凰自行车,后来还有吉安特。
: 那会儿各个中学也都专门安排停放自行车的地方。
: 二环里公交和地铁从来不挤。三环以外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农村,父母上班也都在二环里,买车干什么?
: ...................
--
FROM 114.113.120.*
我还记得那时北京站到西站坐21路公交车李素丽的那趟。五毛钱,挤死个人。后来知道可以坐五块钱黑车有座位就不去挤公交了。那时北京打电话要用硬币,我很惊奇,我们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一块钱硬币,我们那边都是磁卡电话。在北京收集了一堆一块钱硬币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看来你们对90年代的北京,都比老土著熟多了。
:
--
FROM 114.113.120.*
确实,到了北京才体会到中国是自行车王国。那时地铁也就一二号线,相对于收入来说还很贵。我那时候是把地铁当观光项目坐
【 在 pumc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是从小在北京长大,九十年代大部分人骑车应该是主流,包括学生,我第一次来北京是97年,公交车是挤,但是也没有08年以后那么挤,2001年到2015年,我大部分时间在二环以里,二三环骑自行车确实比公交车或地铁方便,那些年最麻烦的是丢车,我丢了四五辆车,新车旧车都丢过.缸瓦市是个黑车交易地,被偷的车估计都在那销赃了
:
--
FROM 114.113.120.*
90年是五毛钱,97是两块。我这期间就转车路过北京两次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最开始的时候地铁是5毛吧?后来涨价了才变成2块的。不知道记没记错,最早应该是5毛。
: 我记得我大学同学也跟我说北京用硬币太多了,烦死了,哈。
--
FROM 114.113.120.*
我还没坐过面的呢,我们行李太多被面的拒载了…。不过那时北京确实落后,我们当时都是夏利了,北京还是面的呢,一直到奥运会前夏利才从市面退出。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北京的哥月入几千块钱,外企小白领也是五六千起。那会儿有个好玩的说法,好女非开出租的不嫁。
: 那会儿打车是很方便,一开始是黄色的面包,后来又有了夏利,然后是桑塔纳,也有奥迪。现代,都是以后的事了。
: 90年代初,家里按一个电话要交5000块钱,所以说90年代北京人生活的挺富裕的,当然物质水平不能跟现在比,但是过得很舒服,defeatyou兄弟说的北京人那会儿没钱学滑雪滑冰,纯属意淫。
: ...................
--
FROM 114.113.120.*
你家娃这两年高考?以后高考人数越来越多,这两年低谷而已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末,00年初,北京高考一年都是十几万考生,top2加一起在北京招生几百人吧?现在北京高考人数只有6,7万人,中签概率翻倍,比我们那会儿还容易呢,有什么可怕的。
: 一点不觉得竞争变激烈了,很多学习好的孩子还都到国外去读本科了。
: 所谓的竞争激烈,都是心里上的焦虑造成的。焦虑无处释放,就瞎给孩子报班,狗熊掰棒子。
--
FROM 114.113.120.*
你把你毕业时的外企收入当九十年代的算了吧。07年那时爱立信也才六七千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那会儿都瞧不上公务员啊,大家都想去外企啊。我上高中的时候,物理老师还说考不上清华的就都去考北邮,说北邮的上大二爱立信就来抢人,新人进公司一个月就6,7000.那会儿公务员还都想嫁给出租车司机呢,咔咔~~
--
FROM 114.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