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图书馆业内人士,我来补充国内的一些情况。
国内公共图书馆的事业的发展很快,现在大城市都在提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内就能找到一个图书馆网点或服务终端。而一般的城市也在做以县级馆为中心,包括区馆、街道馆的公共图书馆联盟,基本都实现了区域内通借通还。典型是苏州,数百万册图书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服务。
国内的物流行业很发达,国内公共图书馆普遍提供了网借服务。网借是网络借书的简称,实际上是一种线上到线下的服务。读者在手机上就可以基于信用办证(免押金),然后选择图书馆的书,直接下单到图书馆任意一个网点、柜子或者送书上门。柜子是一种类似于物流柜,但专用于图书的,每个格子放一本图书。柜子可以部署在商场、地铁等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地方。每个柜子就是一个延伸的自助服务点,这样读者办证、借书、还书都可以不去实体图书馆。大大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也降低了读者的成本。这个服务在国外并不多见。海外有依托便利店、书店、药店作为图书馆服务点,但用柜子就国内发展得比较多。
国际图联每年会做一些评选,比如营销奖,几乎每年都有几个国内公共图书馆案例进前十,也有几次拿到了第一。总之,在应用场景方面,我觉得国内已经超越国外了。当然也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我也去看过像大凉山地区,有的图书馆甚至都不开门,经费短缺,资源有限,读者来的也少,就索性不开了。
【 在 crabberzgz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本几公里以内都有一个,而且借书方便。特别适合小孩,儿童的书最多一次50本,过期也不罚款。经常看见老头老太借很多很厚的书。
--
FROM 123.1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