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加拿大的好处之一:图书馆
国内大城市城区都有这个条件吧。
就算是是上世纪,大中型国企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我父母所在的一个小国营厂,只有500多人,竟然也有个小小的图书馆,有那么几千本书。
不过馆间互相调用肯定做不到。
现在,我住的地方也是骑车不到10分钟就有。
现在,图书电子化了,想要什么书或者资料,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找电子版,没有电子版,搞到实体的,第一件事扫描下来。
现在很多人去图书馆不是为了看书,而是为了一个能约束自己专心工作学习的环境。
【 在 ben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也有啊,我现在骑车几分钟就有图书馆,几公里范围内有好几个图书馆和书吧
--
FROM 222.129.0.*
10多年前,在回龙观住的时候,那里就有个规模还算可以的书店,好像叫“纸老虎”,书店特意修了很多可以看书的地台,凳子,或者靠近书架铺了地垫,方便就地坐下看书。
每到周末,购物后转到那个书店,看着各个角落埋头看书的大人小孩,忍不住想坐下来看会儿书。
现在搬到了海淀,虽然附近有好几个大图书馆,但是仍然很怀念当年的这个书店。
【 在 xinghuacat0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现在图书馆方便不说,很多mall里面都有看书的地方,西西弗书店之类的,爱看多久看多久。娃学校旁边有专门给小孩儿开的书店,很多娃放学后就直接走过去看书,办个会员想怎么看怎么看。
--
FROM 222.129.0.*
很多年前,国家经济不好,其他很多方面都可以吐槽,但是在支持全民阅读方面是不含糊的。
我长大的国内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破落国企聚集,90年代,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但是每个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有专人管理,本厂职工借书免费,规模肯定赶不上区级图书馆,但是也够一般人看了。
不满意,有区级图书馆,市级图书馆,费用都很便宜。
【 在 txw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如果在国内一线长时间住过,你应该知道(当然你也可能没注意过),国内一线城市图书馆很多。就拿上海来说,基本上每个街道和镇都至少有一个,有些大一点的镇甚至有好几个图书馆。我现在百度地图了一下,离我3公里之内就有三四个政府开的图书馆,我在其中的两个图书馆借过书或去翻阅过。
:
--
FROM 222.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