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作为朝廷的一个高官,纪昀66岁时在《阅微草堂笔记》记载各种稀奇古怪故事,着眼于民间的家长里短,并非是他个人的审美趣味低下、婆婆妈妈,实际上是想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及评点,表现他的另外一种努力。作为生活在封建社会式微时期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儒者,纪昀对当时社会的道德伦理状况怀着深深的焦虑。正如他自己再三强调的那样,是为了对民众进行伦理教化,才顺应当时民众的阅读需求,写了这样一本书。《阅微草堂笔记》传达了纪昀颇为艰辛的思考:完美意义上的人是什么样的,又有着什么样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作为社会人应该有着怎样的生存状态又应该有着怎样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信仰?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以为阅微草堂笔记是读书笔记,他本人没在基层待过吧,好像很早就宰相了,和蒲松龄还是不一样。
:
--
FROM 103.4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