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伊丽莎白还是会感觉到生活很拮据,伊丽莎白的 “拮据感”,本质是 **“中产体面” 与 “实际经济底气” 的落差 **—— 她的生活没到 “饿肚子” 的程度,却处处受限于财产性质和女性身份,这种 “能体面却不自由” 的状态,比底层的生存困境更让她有 “拮据感”。
具体来说,这种 “拮据感” 主要来自三个层面:
1. 个人可支配资金极少:1000 英镑本金 “看得见用不上”
伊丽莎白个人只有 1000 英镑遗产,每年 40 英镑利息是她唯一能自由支配的钱。这笔钱有多 “紧”?
当时一件体面的丝绸长裙约 2-3 英镑,参加舞会的车马费每次要 1 英镑,她的年利息只能覆盖几件衣服、偶尔的社交开销,想给自己买本书、或资助妹妹都很勉强;
她的个人开销还得依附家庭 —— 比如去彬格莱家做客、去达西家拜访,路费、置装费都要靠父亲的收入承担,自己没有独立支付能力,本质是 “手心向上”。
对比达西每年 1 万英镑 “想花就花” 的自由,伊丽莎白连 “自主支配一笔小钱” 的权利都没有,这种 “不自由” 就是她的 “拮据感”。
2. 家庭收入的 “刚性约束”:2000 英镑要养 8 口人 + 撑体面
班纳特家每年 2000 英镑看似不少,但要养夫妻 2 人 + 5 个女儿,还要雇佣管家、女仆、厨师等 3-4 个仆人,再加上庄园维护、社交应酬,实际 “可灵活分配” 的钱很少。
比如全家去 Netherfield 庄园赴宴,要准备 7 个人的体面衣物,一次置装就可能花掉几百英镑;莉迪亚跑去布莱顿旅行,费用也要从家庭收入里出,这些开支都会挤压女儿们的 “额外需求”;
更关键的是,这笔收入 “只够当下”—— 父亲去世后,房产和主要收入会归柯林斯,全家要靠 5000 英镑遗产的利息过活(5 人共分,每人年息 40 英镑),伊丽莎白很清楚 “现在的体面是暂时的”,这种 “未来的不确定性” 会放大她当下的 “拮据感”。
3. 女性身份的 “隐性限制”:再体面也没有财产控制权
在当时的法律和观念里,女性即使有财产,也没有 “控制权”:
伊丽莎白的 1000 英镑遗产,未婚时由父亲代管,结婚后会归丈夫,她始终无法自主决定这笔钱的用途;
她的 “体面” 全靠家庭支撑 —— 比如她能和达西、宾利等人社交,是因为父亲的乡绅身份,一旦家庭失去地产,她连 “进入这个社交圈” 的资格都会消失。
这种 “依附性” 让她的生活像 “搭积木”,看似完整,却随时可能因为家庭或婚姻的变动崩塌,这种 “不安全感” 比实际缺钱更让她觉得 “拮据”。
简单说,伊丽莎白的 “拮据” 不是 “穷”,而是 “身不由己”—— 她有中产的体面,却没有匹配的经济自由;能接触上层社会,却没有立足的财产底气,这种 “卡在中间” 的状态,才是她 “拮据感” 的核心。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TN人才啊!
: 本青说的是主人公家是非常富有的,你非得是论证不够花。当时英格兰和威尔士220万家庭,只有3900户收入超过2000磅,家里众多仆人,你可以评估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家庭…你非得说钱不够花…
: 大佬,什么样的人钱够花?你要这么说,首富钱也不够花啊…
: ...................
--
FROM 1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