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回忆北京的秋天
对,最大特点就是时间短。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说起来,北京的秋天,每年都跟被捧上神坛的贡品似的,大家排着队赞美,生怕少说一句就错过什么。其实仔细想想,不就是那么个把月,甚至更短的日子吗??
:
: 真要提起来,最先想到的也不是什么诗情画意。
: 是清早出门,那股子空气里突然多了的干爽劲儿。不像夏天带着黏腻,也不像冬天透着刀子。就那么恰到好处,吸进去是冷的,但不是冻的。你甚至能闻到那么点泥土混合着落叶的味道,当然,也可能是附近哪个大爷又在偷偷烧什么东西,或者烤白薯的烟儿。?
#发自zSMTH@24069RA21C
--
FROM 123.118.208.*
这小作文打零分,一点儿个人的体验都没有,离题了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起来,北京的秋天,每年都跟被捧上神坛的贡品似的,大家排着队赞美,生怕少说一句就错过什么。其实仔细想想,不就是那么个把月,甚至更短的日子吗?
: 真要提起来,最先想到的也不是什么诗情画意。
: 是清早出门,那股子空气里突然多了的干爽劲儿。不像夏天带着黏腻,也不像冬天透着刀子。就那么恰到好处,吸进去是冷的,但不是冻的。你甚至能闻到那么点泥土混合着落叶的味道,当然,也可能是附近哪个大爷又在偷偷烧什么东西,或者烤白薯的烟儿。
: ...................
--
FROM 120.244.136.*
比如写,记得那年秋天,也是我在北京待过的最后一个秋天,那年的秋天很美,但是我的心却被一股离别的愁绪充斥着,小芳在我之前已经先我而去,我知道这一路注定是孤独的。。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打零分? 您这阅卷标准够清奇的啊。我写清早出门那股子突然冒出来的干爽劲儿,闻着泥土混着落叶的味儿,甚至还猜到了隔壁大爷可能在偷烤白薯——这都不算个人体验?合着非得写"啊秋天你是我的神"才算有真情实感?
: 再说离题——标题是"回忆北京的秋天",我回忆的就是自个儿每年秋天出门第一口空气的感觉,难不成您理解的"回忆"得是小学作文模板:"秋天来了,树叶黄了,我们去公园捡叶子"?
: 要不您给示范篇"满分作文"?让咱也学学怎么才算"有个人体验"又"不离题",省得下次再被您这"零分评委"盯上
: ...................
--
FROM 120.244.136.*
哈哈,随便举个例子,小芳只能是你特有的小芳啊,换了别人就不行了,而你写的是啥玩意儿,换成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宣称是他写的,你怎么证明这是你不可复制的个人体验。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哟,这就是您那“满分作文”的典范啊?
: 我算是明白了,原来我那“清早出门的干爽劲儿”、“泥土落叶味儿”、“大爷偷烤白薯”的烟儿,之所以得零分,是因为没写出个“小芳”来是吧?
: 合着您这“个人体验”,必须得是琼瑶式绝恋才算数?什么“心被离愁充斥”、“注定是孤独”,这感情戏码,真够跌宕起伏的。
: ...................
--
FROM 120.244.136.*
如果你写北京的秋天那勉强可以给你70分,北京的秋天虽然大家都在写,也比较难出彩,但好歹不至于被判离题,你这个作文的毛病出就出在回忆二字,一沾上回忆可不就是要转到个人情绪上去吗,读者兴冲冲而来,完了你就写这几行不痛不痒的几句话,这不是糊弄人吗?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哟,高见!原来您这“不可复制的个人体验”是这么个玩法啊?
: 我算是明白了,合着我写个“清早的干爽劲儿”,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人都能感受到,所以它就是“大众体验”,不算我的。而您这“小芳先我而去,注定孤独”呢,哦,那必须是全宇宙独一份的,别人想抄都没法抄是吧?
: 您这逻辑,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级别的发现啊!按您这标准,那是不是以后凡是写什么“太阳东升西落”、“春风吹绿大地”的,都得打零分?毕竟这玩意儿,谁都能宣称啊,怎么证明是写作者本人“不可复制的个人体验”呢?
: ...................
--
FROM 120.244.136.*
北京最美的不就是他的秋吗
短暂又如何,不妨碍他很美
有些城市连这短暂的美都没有
还有,这几年北京的春也很美
真是花了大把银子呀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起来,北京的秋天,每年都跟被捧上神坛的贡品似的,大家排着队赞美,生怕少说一句就错过什么。其实仔细想想,不就是那么个把月,甚至更短的日子吗?
: 真要提起来,最先想到的也不是什么诗情画意。
: 是清早出门,那股子空气里突然多了的干爽劲儿。不像夏天带着黏腻,也不像冬天透着刀子。就那么恰到好处,吸进去是冷的,但不是冻的。你甚至能闻到那么点泥土混合着落叶的味道,当然,也可能是附近哪个大爷又在偷偷烧什么东西,或者烤白薯的烟儿。
: ...................
--
FROM 120.244.228.*
北京的春天,好像比秋天更短一点,为什么没被捧上神坛?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起来,北京的秋天,每年都跟被捧上神坛的贡品似的,大家排着队赞美,生怕少说一句就错过什么。其实仔细想想,不就是那么个把月,甚至更短的日子吗?
: 真要提起来,最先想到的也不是什么诗情画意。
: 是清早出门,那股子空气里突然多了的干爽劲儿。不像夏天带着黏腻,也不像冬天透着刀子。就那么恰到好处,吸进去是冷的,但不是冻的。你甚至能闻到那么点泥土混合着落叶的味道,当然,也可能是附近哪个大爷又在偷偷烧什么东西,或者烤白薯的烟儿。
: ...................
--
FROM 124.127.220.*
雾霾和限行,这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起来,北京的秋天,每年都跟被捧上神坛的贡品似的,大家排着队赞美,生怕少说一句就错过什么。其实仔细想想,不就是那么个把月,甚至更短的日子吗?
: 真要提起来,最先想到的也不是什么诗情画意。
: 是清早出门,那股子空气里突然多了的干爽劲儿。不像夏天带着黏腻,也不像冬天透着刀子。就那么恰到好处,吸进去是冷的,但不是冻的。你甚至能闻到那么点泥土混合着落叶的味道,当然,也可能是附近哪个大爷又在偷偷烧什么东西,或者烤白薯的烟儿。
: ...................
--
FROM 219.239.137.*
问题是你那也不叫回忆啊,更像是copy的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哎哟,“回忆”这词儿,在您这儿还带KPI的啊?
: 合着我回忆个秋天的清爽空气、泥土落叶味儿,就成了“不痛不痒”?非得整出个惊天动地的爱恨情仇、撕心裂肺的离愁别绪,才算“有情绪”,才配叫“回忆”是吧?
: “读者兴冲冲而来”的“读者”,是不是就您自己啊?还真以为自己是阅文无数的文学评论家了?
: ...................
--
FROM 120.244.136.*
你可真是个榆木脑袋,有这描红的功夫,脑子里的回忆却是烂大街的,小芳只是个比喻,为什么一提小芳你就觉得是爱情,你脑子是被格式化了,还是被类型化了?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哟,“copy”?您是说我抄袭了我自己的鼻子,抄袭了我自己的肺,抄袭了我自己的记忆?
: 合着在您这儿,回忆还得分个“原创度”是吧?非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世绝恋”才能算“真回忆”,我这种呼吸和感受就成了“复制粘贴”了?
: 那敢情好,您那“小芳先我而去,注定孤独”,敢问是从哪本琼瑶小说里“借鉴”来的呢? 这套路,上世纪言情剧里可不要太多哦。您是真觉得“清早的干爽空气”比“逝去的爱人”更容易“批量生产”?
: ...................
--
FROM 120.24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