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文学的高度就是民族思想的高度:本青为什么不推荐《红楼梦》
卡夫卡根本不是天生的庄子,你说卡尔维诺还有点意思
当然卡夫卡开创了一个时代,但是他所有文学作品都是黑暗扭曲和压抑的,毫无出路,庄子轻盈得多,也浪漫得多,富有想象力,中国对庄子继承最好的是李白。
【 在 lingzhishui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解构做的最好的是庄子,但庄子都是短篇,所以研究庄子的博尔赫斯也只能写短篇。
: 卡夫卡是天生的庄子,红楼梦已经是四大名著中最接近现代文学的了。
: 小说很难脱离时代的关注点,能部分超越时代已经很好了。
: ...................
--
FROM 111.0.97.*
鲁迅的小说就很好,超越了时代,比如你就非常适用于祥林嫂,只是你的阿毛是哈利波特而已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话说,本青觉得贵版比本青更熟悉四大名著的不多,这可以通过过往本青在贵版发的贴贴得到证明,《三国演义》里的场场战争、地形,《红楼梦》里的诸多细节,本青都能做到如数家珍。但本青从来不推荐阅读它们,因为本青觉得他们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三国演义》中的权谋智慧本质上还是对权力的崇拜,《红楼梦》中的悲剧美学困于宗法社会的围城。他们的伟大在于它们是民族的,是历史的,是艺术的,而非思想的。它们精于描摹权力的褶皱,却从未质疑权力本身。
: 相反,我们要去读卡夫卡,看看他怎样去解读构成个人生存背景的官僚、法律、组织和制度的荒诞;要去读加缪,看看他怎么用荒诞和反抗解构意义的可能性;要去读西方现当代文学,看看他们对人类那些核心问题,比如人在现代世界如何存在、如何在无意中寻找尊严等的探讨,看他们如何在思想与形式中双重攀升,让形式服务于思想,又让思想通过形式放大。
: 而目前贵朝的作品,大多困于三重泥沼:对乡土文明的过度美化和猎奇,对权力叙事隐晦的崇拜,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集体失语。它们还在描写权力的游戏,却怯于解构权力本身;他们精于世故人情的描摹,却疏于对存在本质的追问。个体的呼喊被压在宏大叙事的巨石下,关于存在的荒诞、信仰的困境、良知的撕裂、自由的渴望等几乎被驱逐在文学的大门之外。文学没有了思想的高度,便只能在风月和家常里徘徊!
: ...................
--
FROM 111.0.97.*
那庄子就是通过认知来解构存在本身
中国所有文学上排得上名号的人 都离不开庄子的精神源头
【 在 lingzhishui2 的大作中提到: 】
: 卡尔维诺是比卡夫卡有趣很多,看过卡尔维诺的书远多于卡夫卡。但刚才提到解构性,直觉跳出来的就是卡夫卡,
: 可能卡夫卡解构的是存在,卡尔维诺解构的是认知
:卡夫卡根本不是天生的庄子,你说卡尔维诺还有点意思:当然卡夫卡开创了一个时代,但是他所有文学作品都是黑暗扭曲和压抑的,毫无
--
FROM 111.0.97.*
西***方的那套东西是不可能找到出路的
所以在近代很多西****方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把目光投向了东*****方
而且无一例外的要么FO****陀要么老****庄
读好书不必苛责要所谓的透彻理解,毕竟谁也不知道作者当初是怎么想的,很多时候可能就是灵光一现,他自己也不一定能说出所以然,更多像是一种凌驾于理性之上的感性直觉,作为读者,我觉得能读出乐趣就已经很不错了
【 在 lingzhishui2 的大作中提到: 】
: 卡夫卡也许没有解构透彻才没找到出路,透彻的解构本身意味着建构,他的写作是寓言式的,只启发。但他的表达是开创式的。
: 卡尔维诺找到了一种智力游戏般的文学路径,拆解了表达,故事,常识,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他的笔下都非常有趣。
: 但可惜,因为文化原因,这些作家的作品只能看个大概,一部分细节并不能特别看懂。不过,就是看个核心,也已经很有吸引力了。
: ...................
--
FROM 111.0.97.*
所以中国文人是有精神出口的
感谢庄子,领先世界三千年
【 在 lingzhishui2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只有庄子彻底不媚俗,媚俗的文学已经被排除在文学名下了
: :那庄子就是通过认知来解构存在本身:中国所有文学上排得上名号的人 都离不开庄子的精神源头
--
FROM 111.0.97.*
文学形式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表达什么
很多时候所谓的文学形式是作者为了能够充分完整的表达自己而创造的
【 在 lingzhishui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每一代文学的出路就是下一代新的文学形式。西方存在主义的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未来再度进化,应该都是基于现实的幻想文学,说不定又轮回到神话,只不过是现代神话,各种虚拟现实作品。
: :西***方的那套东西是不可能找到出路的:所以在近代很多西****方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把目光投向了东*****方:而且无一
--
FROM 111.0.97.*
这段说得太好,好到我几乎都想裱起来了
在有意与无意之间的幽微处
才是作者想要临摹和表达的
也正是作者创造了这个微妙和模糊的空间
读者才有了理解和欣赏作品的余地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有出口不要紧。
: 中国文化里缺乏分析的理性与精确,但留白的感性是超过西方的。
: 而艺术,包括文学,恰好最核心的就是那种难以言说的微妙与模糊。
: ...................
--
FROM 111.0.97.*
普鲁斯特这辈子都几乎躺床上
他能写出那样的小说简直再正常不过
当然他可以把他的写作模式理论化
但是有没有可能他的那些盘桓于脑海中回忆 那些掺杂着个人审美,臆想和现实的混合物,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 正好也只能用那样的文学形式来表达
【 在 lingzhishui2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学是关于形式的艺术,普鲁斯特“为艺术而艺术”理论可以了解一下。
: 文学的内核,如果要浓缩总结的话,可以交给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总结,完全不需要文学。
: 小说是用出乎意料的故事形式,创造一个类真实的环境,感受人物和思想的冲击力。
: ...................
--
FROM 111.0.97.*
这不叫留白。。。。。。。。。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留白太多也不好,比如红楼直接四十回都没有了,多少人都为之扼腕叹息,要不然也不至于生生搞出个红学会来。
:
--
FROM 111.0.97.*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66,如果本青不读书、不思考,那本青一定跟你有一样的见识、一样的感觉!对文学作品停留在模糊的、直觉的、感性的方面,要相信,咱们在天性上没有任何区别!本青也爬不进作者的脑子、他者的脑子,去想他们在想什么,这是一定的!
: 坏就坏在本青读的比你多,但这是一条单行路,本青回不去了!
:
: ...................
--
FROM 11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