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句顶一万句》
重合的地方很多,比如小性,比如自称草木之人的林黛玉祭花要扛花锄合一“朱(=木+丿 —)”字…
通行本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都是被美化的,比如甲戌本就写了不少林黛玉的缺点,比如帐算不明白,日后将撑不起家业等,等看癸酉本,你就知道“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的深意了,当时贾府主子都已经四散了,主子只剩林黛玉了,薛蟠、柳湘莲一伙;赵姨娘、贾环、贾环舅舅、司棋等一伙;贾蓉、贾蔷等一伙的流民、流寇团伙,轮番洗劫贾府,危机时刻是小红挽救了贾府,担当起了将军的角色,但是贾蓉、贾蔷、赵姨娘等用离间计,逼迫鸳鸯“举报”小红通敌,林黛玉不问青红皂白杀小红,杀了又后悔但为时已晚…
他们心心念念的大明亡了,难道这些知识分子不会反思原因吗?他们会认为原因只是来自外部的吗?当然不是。大明自己的问题也很严重,他们当然也要写这些问题!
《红》作者中:空空道人、孔梅溪、曹雪芹、吴玉峰、脂砚斋、畸笏、雨窗,除了道人二字,恐怕无一是真名,且都距离真名很远,所以本青觉得作者没有吴梅村…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有玉带林中挂是重合的,性格上完全是不一样的两个人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Talker2020 FROM 223.104.44.*
FROM 223.104.44.*
这个朱解释的太牵强了,你还不如说她是去植树还形象点,强行拆字这是地摊文学干的事儿。。但是只要稍微有点古诗词基础的,就可以理解葬花确实是有悼明的意思,很明显这个是向杜甫《曲江二首》致敬的作品,“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晚点正愁人。。”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个是作于安史之乱时期,一个是明亡清初,此情此景,何其像也。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重合的地方很多,比如小性,比如自称草木之人的林黛玉祭花要扛花锄合一“朱(=木+丿 —)”字…
: 通行本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都是被美化的,比如甲戌本就写了不少林黛玉的缺点,比如帐算不明白,日后将撑不起家业等,等看癸酉本,你就知道“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的深意了,当时贾府主子都已经四散了,主子只剩林黛玉了,薛蟠、柳湘莲一伙;赵姨娘、贾环、贾环舅舅、司棋等一伙;贾蓉、贾蔷等一伙的流民、流寇团伙,轮番洗劫贾府,危机时刻是小红挽救了贾府,担当起了将军的角色,但是贾蓉、贾蔷、赵姨娘等用离间计,逼迫鸳鸯“举报”小红通敌,林黛玉不问青红皂白杀小红,杀了又后悔但为时已晚…
: 他们心心念念的大明亡了,难道这些知识分子不会反思原因吗?他们会认为原因只是来自外部的吗?当然不是。大明自己的问题也很严重,他们当然也要写这些问题!
: ...................
--
FROM 120.244.136.*
不牵强!
你知道有个东东叫《推背图》吗?古代影响力最大的预言书。相传是唐朝所作,推演了之后上千年的历史走向,在预言“大明”这“挂”里,它就是用木头+锄头代表姓“朱”的得天下……《推背图》在古代的影响力现代的我们是很难想象的…
《红楼梦》的所有用典都是可以在古代经典中找到出处的,作者也怕自己原创,让你发现不了、让你觉得没有说服力啊…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朱解释的太牵强了,你还不如说她是去植树还形象点,强行拆字这是地摊文学干的事儿。。但是只要稍微有点古诗词基础的,就可以理解葬花确实是有悼明的意思,很明显这个是向杜甫《曲江二首》致敬的作品,“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晚点正愁人。。”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个是作于安史之乱时期,一个是明亡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Talker2020 FROM 117.129.52.*
FROM 117.1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