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详述了成书过程,说自己不是要“伤时骂世”的,这就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作者恰恰是要“伤时骂世”的!因为如果真不是“伤时骂世”,你不说就好了,何必特意强调,还强调无数次?!
《红楼梦》里的人名、地名、衣着、情节等等等等都是有深意的。比如,作者写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并不是真写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而是想说:缺一(衣)少十(食)!汉语的博大精深、文字游戏,被《红楼梦》玩的明明白白!
比如地名:
十里街=势利街 仁清巷=人情巷 葫芦庙=糊涂庙
比如人名:
詹光=沾光 单聘仁=善骗人 卜固修=不顾羞 王作梅=妄作媒 胡斯来=胡(人)肆来 卜世仁=不是人 王仁=忘仁
比如情节:
炸供起火=诈供(曲写南直隶的召祸)
比如贾宝玉和史湘云的衣着描写:
贾宝玉的样子是照传国玉玺写的,传国玉玺因西汉末王莽篡汉时期被太后一摔,缺了一角,所以你看贾宝玉的描写说缺一角,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就是“四角具全”;而他喜欢吃的胭脂就是暗指跟玉玺搭配的印泥;他的丫鬟“袭人”,袭人=龙衣人,龙的衣服,就是指装玉玺的口袋……
比如史湘云,是照史书写的,史湘云喜欢穿别人的衣服,扮演不同的人。
《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贾瑞因为调戏王熙凤,被王熙凤做局陷害,病入膏肓,这时来了个跛足道人,给了贾瑞一面镜子,镜子上题写“风月宝鉴”四字(作者第一回就说了《风月宝鉴》就是《石头记》),说只要照背面,病就能好。贾瑞照背后,见是枯骨,大骂道士,于是照正面,是美女,贾瑞忍不住诱惑,一遍遍照正面,然后精尽而亡。贾瑞他爹贾代儒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镜子咋烧?要烧的当然是书!脂批在这里说: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畸笏在这里说:勿作正面看为幸。
作者在这里下了诅咒,如果你正照“风月鉴”,那你就是贾天祥!结局会很惨的!
《红楼梦》为了掩盖自己的主旨,像《百年孤独》一样,打乱了时空叙事,让所有的事件在同一时间发生。而把ZZ不敏感、藏的好的部分留在了前面,而到后面,主旨再也藏不住了,于是作者没有拿出来。不过,前面已经露出了铮铮獠牙,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已经可以看出很强的ZZ色彩!
清初文字狱是非常严苛的,很多人是因为一句诗词就被抄家的,“明史案”被抄九族,作者是不愿冒这个风险的!
对事物不求甚解的人读《红楼梦》,只做“正照风月鉴”的贾瑞只会气的作者吐血而亡!!!!
以上!
望周知~
--
修改:Talker2020 FROM 117.129.52.*
FROM 117.12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