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回乡感受和见闻
远离故乡,才能给故乡的其他人腾出发展空间。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次回家是蓄谋已久也是临时下定决心,虽然妈妈过些日子会来京,但爸爸不来,所以我还是得回去看他们,请了假后就开始买票,不知是旅游城市还是全国过节一样,总之来回的票都很难买,好在后来都买到了,虽然都是半夜的。
: 中午躺在以前我的卧室午睡,看到二楼阳台的一角。想到高中的夏天,我在卧室也会穿戴整齐,因为二楼爸爸同事家的儿子写过情书给我,我去他家玩时发现从他家阳台能看到我卧室的一角,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偷看过我,但我在家唱歌他听见过,还说我唱歌很好听。他爸爸跟我爸爸很要好,男孩比我小一岁,我从来没想过要嫁一个比自己小还瘦弱的男生,那时我相信我未来的爱人一定是会骑着白马来的。
: 下午要包韭菜盒子,爸爸在院子里割了很多韭菜,让我在阳台上摘,我坐在小板凳上,看着院子里枝叶茂盛的石榴树,阳光斜晒到阳台上,被窗格隔成两个大方块,还有洒满阳光的地板,这与二三十年前何其相似?我也曾多少次坐在同样的位置摘韭菜,连掉落到地上的残叶都如此熟悉,时光好像停滞,又像倒流,每当我们与父母在一起,往往很自然回到以前的角色,时间不曾经过,他们依然无所不能,而我们仍有很多光阴可以挥霍。
: ...................
--
FROM 221.218.70.*
不会,故乡好不好,主要看国家投入。当然如果自己能搞个大企业,纳税多,招工多,那有用。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没准我们在故乡搞建设,故乡会更好
--
FROM 221.218.70.*
我们能把老家的亲人照顾好,有能力多帮助几个亲朋好友的晚辈,就是家乡的功臣。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
: 我也没这个自信
--
FROM 221.218.70.*
挑了解人品和习性的帮,慢慢在北京搞几个晚辈让他们扎根,将来自己一个孩子也有个照应。几乎所有的老同志都是这么做的,我认识的最夸张的一个副部长把自己三十多个晚辈都搞在自己系统内。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表弟儿子马上要高考
: 我说别的行业我不懂,我只懂医疗,我说了我的看法
: 结果我爹知道了还教育我:不要干涉别人的选择,你连对方是什么孩子都不知道
: ...................
--
FROM 221.218.70.*
不是马上要变成城里人了
【 在 MRS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哭了,我也特别喜欢回家,想起以前的家和村子,以前家里的事家里的人 不离开家不知道这种感受
--
FROM 221.218.70.*
有公园商店饭店
【 在 MRSA 的大作中提到: 】
: 城里人不好,城里人没院子也没菜地
--
FROM 221.218.70.*
小时候,初夏收麦子的时候最喜欢躺在麦场里看天上各种形状的云,后来冬天回老家的时候会看到低矮的星空。现在不行了,一年到头老家天灰蒙蒙的,比北京污染都大。
【 在 MRS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木有小时候熟悉的柴火味 、湿凉的空气和亮闪闪的星
--
FROM 221.218.70.*
我父母也从来不愿意在子女家长住,能自理的情况下还是愿意呆在自己家。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那就是想搅和子女离婚的吧。
【 在 two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家并不是我们的家——如果你是儿子,他们是不是就不会这么说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OCE-AN10」
--
FROM 221.218.70.*
主要是妈妈一般控制欲比较强,男人更喜欢在自己家自由一点。我认识的闹得鸡飞狗跳的基本都是有个多事的妈妈
【 在 two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有这样认知的老人说实话挺开明的
: 不会干预子女的生活,自己也能生活很好
: 架不住有的老人糊涂,非要粘着子女,特别是儿子
: ...................
--
FROM 221.2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