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疫情之后创业还能不倒闭的人都挺厉害的
苏北吧
苏南那么有钱,不至于舍不得这点电费
【 在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设计不难,但是你想过成本吗?江苏农村一般空调都不舍得开。
:
: #发自zSMTH@V2415A
--
FROM 223.104.40.*
哈哈哈
一般这种情况,都是那个小伙子在青少年时期不加强体育锻炼
你别说我不懂
我有一个十几岁的娃呢
【 在 lili2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不,我爸就是如此,翻新四次了,搞的孩子吃得不好,身体羸弱,钱都去建房子来
--
FROM 223.104.40.*
苏南的体制内收入很高的!!
苏南的工厂那么多,在工厂打工单人也一个月一万块了
还有,苏南的小老板挺多的呀
我老公有个同学,老家苏南的
姐姐,姐夫好像是卖什么纺织类的东西
那年上海买房,人家姐姐就差给他全款了
【 在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样的,自己不做老板的,一个月能收入过2万吗
:
: #发自zSMTH@V2415A
--
FROM 223.104.40.*
我去过几次的一个贫困村(20年前,因为交通不便这么叫)
哎呀,几乎家家房子盖的老好了
而且,这个村子被山茶花包围着,还有一个大水库
有一条小溪从村边流过
太美了~
【 在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翻新了肯定住的舒服 不过现在大部分已经挺好了 除了江苏这种奇葩地方不给盖的 当然好多是把钱给儿子结婚用掉了。。
:
: #发自zSMTH@V2415A
--
FROM 223.104.40.*
我大堂哥
185,很壮
他是60后,我伯父是工人,他小时候能吃到啥
不是照样长得很高大
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照样跑步第一名
还是看自己是否有那个锻炼的意识
【 在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人可能娘胎里就差一点 需要比较长时间修复 但是大王小时候营养不一定全面 那时候人没那个意识 我弟弟的体质好像比我差一点 他挑食
:
: #发自zSMTH@V2415A
--
FROM 223.104.40.*
我忘了体制内这一点了
浙江这边部分体制内有些是住农村的
因为农村离上班地点近
【 在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南体制内也没资格自建房啊,不是说了吗,不让返乡买地。
: 自己做生意如果生意稳定肯定是有钱的,小老板们生活都还可以,比如那些做桑蚕丝的,做服装代工的。
: 如果不是这种,家庭年收入二三十万,确实日子还是要省着过的。拆迁过的会有几套房,就挺爽,没拆迁过的可能要给儿子供楼。
: ...................
--
FROM 223.104.40.*
天生豆芽菜?
真的?
我遇到的人少,还真没遇到过这样的
【 在 isxb2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天遗传很重要,
: 很多人天生就是豆芽,也有很多经济条件不好的很高大,体育很好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
--
FROM 223.104.40.*
我觉得苏南和浙北有一点挺好
留守儿童很少
因为如果打工的话
家门口就能实现了
【 在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湖南山里也好多房子很漂亮啊 都是珠三角挣钱回去盖的 平时根本没人住 或者老俩口看家 儿孙都出去了
:
: #发自zSMTH@V2415A
--
FROM 223.104.40.*
他个子很高是基因问题
因为我奶奶个子就很高
她的孙辈个子都不矮
但是这个身体壮实,不是因为锻炼的多?
我伯母说,我堂哥从小干活力气就大
而且饭量也大,经常吃不饱。家里人都紧着他吃东西
【 在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这个看基因啊 你不能否认每个人生下来体质有好有坏吧 就像你大堂哥185 我弟170都不到
:
: #发自zSMTH@V2415A
--
FROM 223.104.40.*
如果是老浙江人
在本地工作,很有有自己的宅基地
我闺蜜是杭州本地人(她目前人在北京)
她小姨当年嫁到杭州西湖区,出嫁的时候
全家人都哭,说为啥因为爱情要嫁到山区去
【 在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得老一辈有宅基地啊
: 我家一个杭州亲戚入赘余杭,平时住丈母娘家里,周末住市区
: 还有个同学嫁了杭州土著,也是家里老一辈有茶山那种,很爽。
: ...................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