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细品萨特那句
这是以偏概全了。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
: 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你
: 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 ...................
--
FROM 171.214.210.*
而且这句话的直接逻辑后果是:人与人之间根本就没有互相理解的可能性。
=> 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什么有效交流。
=> 所以人与人之间,与人与蚂蚁之间并无本质差别。
=> 世界是不可能存在什么共鸣的。
=> 社会关系、文艺作品、乃至人类文明都是虚假的。
对了,自相矛盾之处是:萨特的作品也不可能被任何其他人所理解,包括这句话。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别人不理解你,或者带有自己的经验和偏见评价你,怎么可能是真的你呢
: 你眼中的你不是你:人都容易给自己找理由,过于美化自己,特别容易“不自知”,那也不是真的你
: 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理解别人,别人可能没给你什么信息,但你眼中的别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 ...................
--
FROM 171.214.210.*
我是在根据那句话直接进行逻辑演绎,没有诡辩。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诡辩了,不可知论很无聊
:
--
FROM 171.214.210.*
所以我说是以偏概全。
部分时间,部分人确实那样。
那句话作为一个警句或者文学修辞没问题。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局部的某时某刻的一致和理解是可能的
: 这个的积极意义在于反省自己和自己定义自己
:
: ...................
--
FROM 171.21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