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趣的渣男 vs 无趣的老实人
你这些记录让我想起了《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还有《扪心问诊》这部剧。
--
FROM 59.252.254.*
确实,你心理咨询这个系列我都有认真在看,受到了一些启发,很棒~~~
但关于“大他者”这三个字真的看烦了......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要设置成不可re
: 我们是讨论心理咨询的案例
: 对版面的人也会很有启发的
: ...................
--
FROM 59.252.254.*
Bravo!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以时日
: 我会将我咨询的案例汇编起来
: 我会出一本媲美《你得找个人。。》,和in treatment那样的创世作品
: ...................
--
FROM 59.252.254.*
这个系列更好,终一生渡世人和终一世渡一人的差别,前者是不是更有大爱?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董事长系列比起来,你觉着哪个更好?
: 其实董事长也是我的一个来访者
: 如果你们这样看,问题其实就简单了
: ...................
--
FROM 59.252.254.*
我从你的董事长系列里感觉到,你未必真正影响了他,最多是你们相互影响的,谁咨询谁还不一定呢,他的很多为人处世之道是更有大智慧的。但是现在的咨询系列里,是能感觉到你处于高位,在降维解决问题。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董事长系列比起来,你觉着哪个更好?
: 其实董事长也是我的一个来访者
: 如果你们这样看,问题其实就简单了
: ...................
--
FROM 59.252.254.*
他们需要渡的事各有不同,你迷茫的感觉是同一件事,从心理咨询里面你是不是获得了很大的滋养?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认为我在渡世人
: 其实是他们在渡我
: 他们的故事内在其实都是一个个人在挣扎着,磕磕绊绊的求得他们自己实现的故事
: ...................
--
FROM 59.252.254.*
这一点倒是很认同,感觉成功的心理咨询是没有先入为主的。来访者都会带着一层壳来,怎么敲碎很有学问,太轻了可能敲不碎,太重了又会稀里哗啦碎的流满地,怎么能敲一个小孔钻进去看见内里的完整形态似乎是关键。而且机会大概率只有一次,没找对方法信任感就丧失了。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位还是低位
: 其实根据客户的特性来
: 不可固定形式
: ...................
--
FROM 59.252.254.*
我还是觉得滋养更适合,你的喜悦明显大于仅仅获得了启示。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获得了更多的启示
:
--
FROM 59.252.254.*
这一点我持怀疑态度,不过我理解可能来访者也分两种,第一次接触心理咨询和已经有过咨询经历或者是自己尝试为自己进行过心理疏导的。感觉你说的更适合前者。我只是代入了来访者那一边,如果是我,我可能上来会带着一些测试对方的恶趣味,看看到底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帮助我,还是只是虚晃一枪骗我钱的。那么至少在前两次的咨询过程中,要展现出来一两个触动我的点,让我有兴趣继续下去。这一两个点,我理解就是尝试在我的壳上敲洞的过程,得让我有一些裂缝,受到触动啊~~~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机会可以有很多次
: 来访者开始的咨询其实是建立关系的过程
: 你是真心的以来访者的利益为先,这些来访者都可以感知到
: ...................
--
FROM 59.252.254.*
我问你一点,你每天讲的客户的案例,是否获得授权了客户的授权呢?理论上心理咨询的案例是要保密的,和最亲近的人也不能聊,这是职业道德。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也和我杠这一点吗?
:
--
FROM 59.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