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同学对我说:你当初是对的
这都不是一个医学问题,是放开好,还是不放开好。
核心问题是不能肆意践踏人的基本权利。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闹防疫时,我跟他在同学群里争论过几句,不过也不算激烈。
: 尘埃落定之后,两人再见面,他说:你当初是对的,最后还是得靠群体免疫。
--
FROM 114.253.76.*
关键是这些人占绝大多数啊。身边全是。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周一发盆圈,帖外国明星还被铁栅栏里面的人喷了,要四个什么,五个什么的。。。哎。。。
: 和那些人,不能说 1+1=2
:
--
FROM 114.253.76.*
对啊,这是数学问题呢,还是伦理问题呢?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扳道岔悖论。
: 道岔1上有三个孩子在玩耍,道岔2上有一个在玩耍;一列失控的火车正在驶向道岔1。一个旁观者或者管理者是否有权力扳道岔让火车驶向道岔2?
:
--
FROM 114.253.76.*
这种问题不能研究,我们一直都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很多事情,一研究就完。。。
所以不让说。。。
【 在 strongc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和其他国家比,少死了还是多死了,这些值得研究作为未来应对下一次灾难的参考。可惜数据一直保密。
--
FROM 114.253.76.*
理工科确实还需要一定逻辑思考能力,但是如果没有基本的人文素养,也枉然。
当然,我们国内的文科,确实更废,太多东西南辕北辙。
据说以后美国人不欢迎中国人去学STEM,欢迎学人文。
【 在 strongc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等布洛芬生产出来的时候,已经不需要了,折腾了个寂寞。
: 现在文科生占据了部委大部分位置,未来更不看好。他们只会琢磨人事,做事基本不靠谱
:
--
FROM 114.253.76.*
很多东西看着很正规,可惜抵不上zz正确。
这玩意力量惊人,伤害力巨大,顶得上千军万马
【 在 aserose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了统计数字好看呗
:
--
FROM 114.253.76.*
有一个数据确实挺佩服统计局的,在其他的地方都找不到,就是58,59,60,61,62年的全国人口数,有意义的数据。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好多年前就联网直报了,就是为了避开当地的压力。不知道你们产值多少。你们个别企业的数据,当地有动力干涉,但在整个工商业统计里,沧海一粟,不值得为了你一家污染原始数据。
: 话说计生最严格的时候,依然是每逢普查,就会无责任解除黑户给户口,统计并不是只服务于大众及被大众需要的,都需要真相。我给当年违规生二胎的解释过,缓交罚款,对方半信半疑,最后确认是这样的。
: 另外,最大的绝对,其实就是永远只有相对正确。以信息和数据质量评价标准看,连续同口径可比完整数据源,哪里还有更好的。就算有偏,也可以检验和校对的,手段很多。这个评价方式,用在包括网络信息在内的哪里都可以,少受砖家很多误导。
: ...................
--
FROM 114.253.76.*
特殊的年份,不太好找出错误和偏差哦。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所有数据源里,这个算是稳定连续靠谱的了,即使有偏,也容易估计修订,不过跟人解释清楚不易。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4.253.76.*
逻辑校验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能解决部分问题。
数据是一方面,数据的解读是另一方面。
现在看新闻联播,挺有意思,每天都是欣欣向荣,积极乐观,引用的都是局部数据,天天月月正增长。。。。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逻辑校验啊。每一个问题都是千丝万缕普遍联系的,只有真的东西才能恰好贴服所有口径。
: 比如上山下乡,对应的经济统计就可以解释成经济问题,就业和经济压力迫使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4.253.76.*
对,自身去市场调查体验和收集数据,有的时候更靠谱。
这也是现在市场研究行业不景气的原因之一。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需要有自己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不能迷信某个人或者单个数据源。
: 水木在理工类问题上可靠性挺高,但是涉及社科和经济,基本都是二手N手口水。
: 来水木最早在房版,我建议大家建个自己的小数据库,采集和观察一阵子目标区域的一手数据,研究个半年再做决定,没人听,都在享受多空口水战。
: ...................
--
FROM 114.2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