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接触论坛已二十多年,但从没见过谁像食盒子一样成功
类似的。
也是以质量、电荷、自旋等等物理量来区分的。
例如:
正电子和电子质量和自旋相同,但电荷不同;
质子和正电子电荷和自旋相同,但质量不同;
等等等等
【 在 jj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电子呢?
--
FROM 125.70.238.*
哟~哟~~哟~~~
开眼界了。
【 在 ying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管你怎么说我
: 反正你可以对hut更好一点儿
:
: ...................
--
FROM 125.70.238.*
a和x什么关系?基础的动力学量就是 x 和 p.
然后由这两个可以导出其它很多物理量,例如速度、加速度a、 角动量。。。
牛顿力学里就一个参数, 时间 t.
我记得我学过的初中物理教材里就说过:物体的运动状态由 x 和 p 定义。
当时没明白这句话的涵义,困惑了很久。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这儿没有t啊,你的那些公式里面除了t还有其他的参数吧,都没有物理意义吗
--
FROM 125.70.238.*
别叫老师,有点儿尴尬。
最后一句你还真说到关键点上了。
【 在 innisfr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白了
: 谢谢M老师
: 可能对于三维空间的我们来说
: ...................
--
FROM 125.70.238.*
【 在 innisfr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滴,收到
: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因果概念其实是因为我们的观察能力有限
这句话没错!
: 比如说,也许因和果都是同时发生
这一点目前的理论不支持。因果关系的时序性即因在果前目前还是铁律。
--
FROM 125.70.238.*
我们学的教材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肯定有,只是不是开篇。
我印象太深刻了。
初中物理教材里有两句话让我困惑了很久,记忆极其深刻。
另外一句是:引力质量后来被证明等于惯性质量。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初中物理没有你这句艰涩的话,开篇大概是这样的,物理是研究力的,热的,光的,电的学问,现在应该也和这个表述差不多。
--
FROM 125.70.238.*
不是这样的。
F = ma 里的质量是惯性质量,和引力没关系。
万有引力公式里的质量才是引力质量,如果对比库伦定律里的电荷,其实应该叫做引力荷。
就如任何一个粒子的电荷与其惯性质量没有任何关系,
按理说,其引力荷也与其惯性质量应该没关系。
但是事实却是:引力荷 = 惯性质量。
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就是验证的这个神奇的关系。
更神奇的是,这个关系的本质就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等效原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二句好理解,惯性可以等价于F=ma的场景,这个m直接决定了减速时间的长短了。
--
FROM 125.70.238.*
1936年,C.D.安德森因发现正电子获得诺贝尔奖。
事实上,赵忠尧是第一个从实验上发现正电子的人,
但由于其理论功底不够,没意识到发现的是正电子,
从而错失了优先权。
然后,因为同样的理论功底不够的原因,约里奥·居里夫妇也没意识到他们发现的是正电子。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电子只有理论意义吧,实验上几乎观测不到吧
--
FROM 125.70.238.*
不是。
如果我说:任意粒子的电荷=其质量,你难道不奇怪?
然后你对比一下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伦定律。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需要定义那个g吧,这样引力和质量就关联上了,不管是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引力可以不同,质量都是不变的,所以惯性也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推出来同样的减速力的前提下,减速时间也是不变的
--
FROM 125.70.238.*
你知道的所有粒子都有对应的反粒子。
反粒子你理解成所带电荷相反就行了。
实验中已经发现了几乎所有的反粒子。
现代理论的巨大困惑之一就是宇宙中为什么正反粒子数目差距那么大。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印象中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不具有实际意义,实际中的带正电都是因为失去电子的现象,几乎不可能出现真的带正电子的情况。
--
FROM 125.7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