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乡贤们,我的家乡我建设方案出台
据我了解,平原地带的农村还是聚集了相当多的人口,有人就好发展,现在难得是丘陵地带以及山区的农村,既不能像英国那样搞大规模圈地养羊,又没法发展现代化规模农业,人口留不住,经济越发的难维持下去了。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引导品行好、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热衷家乡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社会名流等能人,回乡参与建设。健全县、乡、村服务体系,让更多在村能人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干成事,让更多在外能人想回来、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聘任一批有威望、讲公道的回乡能人作为邻里矛盾调解员,积极探索“包案化解”等工作方法。支持设计下乡服务,引导爱乡村、懂农民、熟悉当地情况的设计师及团队下乡,为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开设乡村建设讲堂,帮助培养本土设计人才。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鼓励城市在职科教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家乡。鼓励在乡在外能人以资助、捐赠、引资等形式,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开展尊老敬老、关爱儿童、助学助残、帮扶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
: 方案还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设计师、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企业家等,对其子女、配偶、父母等近亲属在入托入学、就业就医、养老入院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
--
FROM 124.17.26.*
我有好几个同事朋友都是山东的,他们那边还是比较好就业,所以很少有人出去打工的,我们中部省份也有比较好的县,可以当地解决就业,不过大多数县都不行,人凹不过形势。我们那小山村现在说是荒原也不为过。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我们老家情况看,村里常住人口基本没有60岁以下的人了。当然未来几年经济脱钩后可能会有大批7080后农民工被迫回流农村。
--
FROM 124.17.26.*
我们村不到十个人,都回来了也没啥办法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县城有开发区倒是有了些企业,但是岗位有限,大批量农民工返乡的话,就支撑不下去了
--
FROM 223.104.3.*
都合了好几遍了,小时候的五个行政村现在就一个村长了,以前可是五套村委班子的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只能合村并居了
--
FROM 223.104.3.*
农田早已长满荒草。。
【 在 sunsky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村还没拆?一般这种就给拆了,还为农田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GT-AN00」
--
FROM 223.104.3.*
镇上有点人,分冷热集,冷集没人,热集上午半天有人,方圆几十里的小学都没有了,全部到镇里上学。
【 在 goodrichs 的大作中提到: 】
: 镇呢?
--
FROM 223.104.3.*
好种的一亩地也就2000元收入,还得刨去人工,化肥,种子等成本,而且老人也种不了几亩地。
【 在 sunsky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好种?感觉好种的土地还是不愁没人种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GT-AN00」
--
FROM 223.104.3.*
这代农民总是牺牲了的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农村的合并消亡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只要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也不一定非得留住农村。
--
FROM 223.104.3.*
鼎盛的时候五万人,现在估计不到五千
【 在 goodrichs 的大作中提到: 】
: 啊,问的是你们镇的行政区划的统计人口。
--
FROM 223.104.3.*
这穷山恶水出刁民啊,太惨了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那是古代农民起义的高发地,从小就看村民们和突击队(收粮收提留计划生育)打的头破血流,砸镇zf这事我们村也干过。我们初中地理老师调到pcs没俩月被派去某村突击,被一棍开了脑袋成了傻子,刚结婚的媳妇是我们班同学他姐,也就离婚了。
--
FROM 22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