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科研生命”的时间节点
我理解 其实这是个选拔机制。就和考试一样,同样时间内做卷子,那肯定谁分高,谁相对而言现在以及后期潜力大么。投资偏向于他,成功概率或收益可能会大些。
当然了,即使考试成绩不好的,也未必不能成才或者解决行业的痛点难点。
我老师评教授等很早,也是那一代进步快的。论文么,看见发的时候,赶紧微信祝贺一下,其实我都没细看。
他的同门,现在快退休了还是副教授,但是不妨碍人家在工程界混的很好,到处当评委,自己做工程。
我也是在反思自己今后的路,但背的项目,经费指标,尤其后者更重要,很多时候没有办法。
--
FROM 117.12.19.*
水平一方面 还有就是挑肥拣瘦的本事
【 在 qlzo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您说的选拔和投资机制我是理解的。
: 其实都改变不了,只是发泄一下。
: 我自己是羡慕“水文章”的人的,他们“添砖加瓦,盖漂亮房子”,很快就能获得名利。但我们老板却让去“打地基”,时间长见效慢,会错过年龄节点,导致很焦虑。但很多原理性的工作就是要花时间去打磨的。
: 唉,怪自己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NOH-AN00」
--
FROM 117.12.19.*
哎 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高校可能还自由些。我是研究所,大方向也基本没得选。
【 在 qlzo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没有选择权,只能选择干或者走人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NOH-AN00」
--
FROM 1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