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教育的本质是啥?让人成为人?
去掉个性,拍平
【 在 miku 的大作中提到: 】
: 管理多人
: 比管理单人
: 要容易的多
: ...................
--
FROM 111.197.236.*
哈哈,你们点到为止,好戏还没开场啊
音乐会上,主唱把场子炒热了,粉丝才会跟啊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已经有了一张在上面,来说说您的?
:
--
FROM 13.56.31.*
攀比是人性
只要鼓励得当
谁都不想当差生
你家年龄差太大
不好管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 去掉个性,拍平
--
FROM 117.136.0.*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谢写这么多。
: 这也是我有些困惑的方面:培育和塑造。
: 孩子身上都有独特的生来的东西,以前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有两个娃了一对比,就发现:有些东西不是能够“塑造”出来的,是天生的。
: ...................
看了hut的回复,也来随意两句。
主流教育学领域,对于教育的本质大致统一于“教育是促进个个性化与社会化的过程”以及“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目标,即指向人作为“个体”和“社会成员”的存在,前者关注个性,后者关注社会性。
按照教育的一般价值,教育对于人的个体发展,其根本功能建立在遗传和人的自我能动性基础之上,这也就是培育的方面,而不是塑造的方面。
如果按照新的“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那么,教育最终要指向“个体在实现自己个性得以发挥,充分融入社会过程中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这就更加强调人对于自身的主动建构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自我教育过程。
所有这些,都指向对于孩子自身特点的尊重,和对于孩子自身价值的发扬。作为人格的一部分,性格的不同,是实行差别化教育和指导的重要前提,此外,在认知方面,同样存在着个性。总的说来,只有建立在不同人格和认知方式的基础之上,有目的的实现个性化教育,才能促使孩子真正走向“成为人”的目标。
教育,始终存在适应性的问题,即教育手段要与个体特征和个性化要求相适应。对于一个有多个孩子的家长来说,教育方式和手段的适应性问题,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
FROM 223.104.39.*
这个想多了,大家多讨论讨论,心里有个理解,有一点算一点,灌水如读书,开卷有益。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你们点到为止,好戏还没开场啊
: 音乐会上,主唱把场子炒热了,粉丝才会跟啊
:
--
FROM 111.197.236.*
哈哈哈。
我要成为喜剧天才:幼儿园老师瞬间转换为初中老师。
【 在 mi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攀比是人性
: 只要鼓励得当
: 谁都不想当差生
: ...................
--
FROM 111.197.236.*
厉害厉害,好长,我好好读读。
【 在 returnb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了hut的回复,也来随意两句。
: 主流教育学领域,对于教育的本质大致统一于“教育是促进个个性化与社会化的过程”以及“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目标,即指向人作为“个体”和“社会成员”的存在,前者关注个性,后者关注社会性。
: ...................
--
FROM 111.197.236.*
你的作用不大
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是同龄人的攀比
或者女朋友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哈哈哈。
: 我要成为喜剧天才:幼儿园老师瞬间转换为初中老师。
--
FROM 117.136.0.*
女朋友。。。。哈哈哈。
我上个帖子就是在引导咋找女朋友,哈哈。
【 在 mik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作用不大
: 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是同龄人的攀比
: 或者女朋友
: ...................
--
FROM 111.197.236.*
有道理
我改正一下错误
换个说法:我先聆听一下大家的想法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想多了,大家多讨论讨论,心里有个理解,有一点算一点,灌水如读书,开卷有益。
--
FROM 13.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