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知己
你这个带了些个人情绪我理解……
照见内心这件事本身肯定会从一方先开始,不是对方,是你也可以。并不需要争个先后。
当然这种感情确实会更大概率发生在中年,人生阅历和物质积累达到一定高度,自我意识觉醒,对自己内心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时候有着精神共鸣的人必然会相互吸引。相处的时候也会更多的照顾自己的情绪。所以能够长久和谐相爱下去的人,特别是中年人,大概率是内心世界和谐的两个人。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来因为一些事、一些人,自我反省/拷问了一番。
: 正好看到小艾的那个“心理可见性原则”的楼,
: 于是有了点儿感想。
:
: 我并不同意那位纳撒尼尔·布兰登的论点,即:知己才导致持久的爱 \-\-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
: 因为至少我们也可能因为欣赏、仰慕乃至崇拜而持久的爱上一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OG-AL10」
--
FROM 124.64.19.*
其实有时候都未必是懂你,而是你愿意向一个人完全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个人也愿意无条件聆听并正反馈你,那这个人就是你值得爱的人。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要求的程度还是相当高的吧。
: 比如版上也有很多交流,但恐怕没谁说有知己。
:
: 百度说:知己,拼音:zhī jǐ,汉语词语,意思是了解、理解、赏识、懂自己。
:
: 仅仅一个“懂自己”就太难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OG-AL10」
--
FROM 124.64.19.*
嗯,其实爱的层次很多,每个人对爱的要求不一样很正常。我觉得所有关系里,都是互相愉悦,渴望长久是最健康的关系。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艾同学,我没带什么个人情绪的。
: 我是从自己的经历和周围的一些观察而不认同那个观点。
: 毕竟那个观点太绝对了。
: 我自己仅有的几次感情经历都不是因为对方“懂我”,而是因为欣赏对方。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OG-AL10」
--
FROM 124.64.19.*
欣赏和崇拜对方带来一段感情经历,我年轻的时候经历过,确实是一段持久的关系,但是这长久的诗时间里,两个人都在成长,成长速度不一样,ta依然在很多方面引领我,让我崇拜,但是其他一些方面的成长我是快于ta。所以慢慢的,我对自己的评价,和ta给我的反馈愈发不一致,这样的分离很消耗爱,慢慢就没那么爱了。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艾同学,我没带什么个人情绪的。
: 我是从自己的经历和周围的一些观察而不认同那个观点。
: 毕竟那个观点太绝对了。
: 我自己仅有的几次感情经历都不是因为对方“懂我”,而是因为欣赏对方。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OG-AL10」
--
FROM 124.64.19.*
为什么烦闷?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是贬义,好多时候烦恼的产生是因为你想以自己为中心辐射别人……其实你自己自洽了没什么烦恼,哈哈哈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种情形在生活中确实很常见。
: 我想说的是,持久的爱不仅仅来源于知己这一种方式,
: 而且知己其实是对世界相当奢侈的要求。
:
: 我最近的一些反省就是疑问自己是不是对世界要求过多了,
: 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从而导致一些不该有的烦闷。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OG-AL10」
--
FROM 124.64.19.*
你就是我知己!
【 在 ToEdith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轻时袒露自己有时候是一种无知者无畏
: 中年了袒露自己,是成熟后的返璞归真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
: 明明知道诚实容易受伤,我不害怕
发自「今日水木 on VOG-AL10」
--
FROM 124.64.19.*
对我来说,当然也有这些需求,但是只针对特定的人,其他人理不理解我,欣不欣赏我,承不承认我,who cares?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人在自以为应该被理解时却不被理解,
: 自以为应该被欣赏时却不被欣赏,
: 自以为应该被承认时却不被承认,就会烦闷啊。
:
: 然后我忽然意识到这种烦闷很没道理,很自我甚至自私。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OG-AL10」
--
FROM 124.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