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图教授和6姐的两首诗
写了一堆,突然浏览器崩溃~~~~
重写,却一下子没收住,有点儿长了,所以在@history2017同学的鼓励下,很不自觉的开个新楼。
见笑见笑,诸位包涵则个。
锤锤@separateness同学有心了。。。这个ID本意是披个盔甲坚硬化。不过你提醒我了,准备注册一个新ID: MyVest。
钱老师@qianyishi, “造诣”这个词我可背不起。我对古诗连鹦鹉学舌都谈不上。仅以这两个月的观察,有两位女ID我觉得比我有资格得多: @ziff 和 @Talker2020 。
当然不妨碍我品头论足一下。
两首诗肯定都完全不合近体诗格律。不过6姐很聪明的从句数(10句)和后4句字数明确宣示:姐写的根本就不是近体诗!
而图教授的却容易被混淆。
既然采用的是古体诗体裁,干脆也没必要以平水韵来要求韵脚了。
故而这一块儿,6姐胜出。
我一向不赞成以辞害意。所以说说我自己对内容的感觉吧。
五言诗因为字数、韵律(节奏感)而讲求精炼、掷地有声。而七言诗更为舒缓、曲折。
看看下面的例子,同是咏荆轲的,
五言: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对比一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非常明显。
另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就是寇准改:
“野渡无人舟自横”
为: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两个例子都是五言诗字数还多于七言诗,然而七言诗读起来确实更为舒缓悠畅,而五言则铿锵锐利。
回到这两首诗。我个人看法,图教授的原诗用词上讲究不够,对五言诗的特点体现不足。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太突兀。最后一句结束得如鲠在喉,憋死个人。
而6姐的改作就顺畅很多,前后衔接也更自然。嗯,写到这里,发现6姐把原作第4句去掉了。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6姐的改作胜出。
--
修改:Myarmor FROM 125.34.6.*
FROM 125.34.6.*
我本来就不迂腐。
不要被我在本版的假象迷惑了。
【 在 history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 佩服至极
: 掉书袋掉到这个程度
: 突然就觉得也不迂腐了
: ...................
--
FROM 125.34.6.*
你说的是正途,但现在没几个人还去钻研这个了,也无甚必要。
另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还是干脆背下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学的话,格律,推敲,练字,一个都不能少。
: 可以从王力的教材入手。
: 然后用现代诗的格式去化用古人诗,用古人的格律,整合现代情绪,我觉得挺美好的。
--
FROM 125.34.6.*
被什么迷惑?
不可能是被我的假象迷惑吧?
我一正经理工科出身的,可不是天天浅吟低唱的做派。
【 在 history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已经被迷惑了
: 今天突然感觉到一些新气象
: 估计我今天闲得
: ...................
--
FROM 125.34.6.*
你的娃将来要厉害了。
如果世道变化不太剧烈的话,此技能对年轻的妹纸们杀伤力貌似颇大。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两个都给娃灌输过,背熟了,打个油,轻松一些。
:
--
FROM 125.34.6.*
不一定是格律,而是感觉。对文字、诗词的感觉。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惭愧!对古典诗词全无研究!至今背不过声律启蒙,搞不懂平仄…@我我很惶恐~
: 不过我也赞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能追求华丽词藻而以词害意…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25.34.6.*
你们两个厚道点儿嘛,我好歹也在本版混了两个月了,不算新同学了,
不要取笑。
【 在 iq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佩服,可怜我只会灌水
:
--
FROM 125.34.6.*
前几天看你的风格都是批判性的,被你这么一说,
我好心虚。。。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厉害,反正觉得说得好!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 ...................
--
FROM 125.34.6.*
我给自己挖了个坑。。。
【 在 history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靠这个能力杀伤过多少年轻妹子?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25.34.6.*
最近天气太桑拿了,情绪都被汗带出来完了~~~
【 在 history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开一贴
: 那些年被杀伤的妹子们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2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