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觉得zf限制鸡娃的思路是对的
把你给美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Bulls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有 最多算撒娇
:
--
FROM 218.67.192.*
是不是调戏大叔很有成就感。大叔不动心不是因为你魅力不够,而是因为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Linda77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化缘也好
:
: 鸡娃也罢
:
: 都不能脱离群众
:
: 就像我,一直在追随你一样
:
--
FROM 218.67.192.*
既然宠了,就一直宠下去吧,有始有终方为佳话。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Bulls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happy是版宠 都被惯坏了 这都开始要挟我了
:
--
FROM 218.67.192.*
我是只会说心里话的粗鲁人,言语难免有不周。不过,跟我聊天也简单,言之有物即可。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Linda7788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话让人舒服是一种修养
: 我只想跟你聊天别无它意
--
FROM 61.181.236.*
垂帘我觉得是底线,不能更多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Bulls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她这下一步估计就是要篡位了啊
:
--
FROM 61.181.236.*
建议暂时不要充值报课了。具体怎么执行,尚不清楚。培训机构的老师会倾向于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诱导家长。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ingeno 的大作中提到: 】
: 咨询了新东方的老师
: 据说只是线下的会受影响
: 线上的还可以继续
: 我家还从来没去过线下的主课班
: 感受不深。
: 结果教委先下了通知把3点半放学给改了
: 不知道下学期的课外班该怎么安排了。
:
--
FROM 218.67.192.*
。。。趁政策尚未执行赶紧把课上完吧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Linda7788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可能要受骗了
:
: 刚充了140课时
:
: 求解救办法
:
--
FROM 218.67.192.*
我们当年也算应试教育吧。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咱们当年你觉得不是应试教育么?我觉得就课程的丰富度来说比现在的孩子差太多了。当然除了没人管有时间就是玩儿以外,但这个对科学素养的关系比较弱啊。比如我感觉我们三十岁的科学素养大概还不如现在的top本科毕业生水平
--
FROM 218.67.192.*
孩子小时候多一些玩耍和社交,多一些旅行和动手锻炼(例如帮家长修车。你说小孩难有实验室,但实验室不用多正规,很多男人有修车工具,更不用说喜欢改装的人和修车铺的小老板),就可以挺好的。
天朝基础教育“扎实”的代价,是孩子人格的发展普遍之后,不少人甚至终身是巨婴。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统考模式是相对来说最单纯的应试教育,非常适合培养需要规模比较大的中端技术人才。
: 当然对尖端人才的培养存在不小的缺陷。但是这一部分的人才怎么说呢,如果闭关不与外部竞争,则自然也会产生出来,但是很弱会无法和外部人才竞争。如果放开,这基本就是综合国力和观念的较量。仅就家长这一块来讲的话,即便国内两院院士的家庭,住房有宽裕到可以开辟出一间小型实验室供孩子自由玩耍之类的吗?即使有的话家长有这个意识和能力吗?我觉得是至少目前是很罕见的。而西方早在工业革命时代,不少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家庭就有这个习惯了。。。
--
FROM 211.94.208.*
钱老师,很多所谓的科研是没必要提前训练的,特别是生物、化学实验这类苦力活。这类科研只要孩子小时候好动,充分玩耍过,动手能力强,都不会有问题。
需要提前持续培养的知识偏数学的研究。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那时的教育是基本的应试教育
: 而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以及包裹了素质教育外衣的应试教育,自然负担是增加的,累成了必然,这或许是发展和转型所注定付出的代价。
: 那时候对付完必要的考试后,闲暇时间是比较多的。但闲暇时间基本属于锻炼身体吧,和科学素养训练关系很弱。当然做科研需要好身体做支撑,但这个意义对个体来说很重要对群体来说重要性就比较弱了。
--
FROM 211.9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