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完了
写得很体系化,覆盖很全面
从鸡娃的定义,到目标,到对自身内核的影响到几个方法
观点我不完全认同,但写得挺好
鸡娃的定义已经不仅仅是只鸡学习了,现在的父母都恨不得自己孩子十八般武艺全精通,艺术体育学习一个都不能少,还得开朗大方情商高嘴巴甜……
我们海淀的妈妈们也都特别厉害,文能给孩子讲数学英语古诗乐理,武能陪孩子划船跑步,和儿子一起能聊武器奥特曼,陪女儿能一起聊化妆美发……
鸡娃鸡到最后拼的都是父母的能力和素质了
从我自身的经历看,我父母算是鸡娃的先驱者,第一代鸡娃的高知,他们那个年代鸡娃主要就是鸡学习,主打一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上个好大学就有好生活”,他们养出的我,基本充分贯彻了上面的口号,我也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我却觉得我是一个失败的鸡娃产物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后劲不足,上大学以后就不爱学习了,刚进社会几年也是,我觉得是初高中抢跑的后遗症(高一就学完了整个高中物理化学,高二就学完了大学化学……)
2.性格不好,心态不好
3.没有让自己有幸福感的能力,虽然拥有很多,但自己从不觉得幸福
所以,我以前一直想,我一定不能像我父母一样培养我的小孩,把我小孩养成第二个我
但我发现,我似乎还不如我父母
但我反思得比较多,会经常思考,及时改变,可能这点算个进步
前天发了个帖子
很多网友说了很多
我也仔细想了下大家说的
我觉得,的确,应该接受孩子的不好,慢慢的陪他成长,陪他变好,在这个过程中也让自己变成更平和的人
【 在 LYTaoist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鸡娃是什么
: 有了娃之后,鸡娃这个概念就顺理成章随风潜入夜的出现在生活中。现在回想,最早大概是娃妈从帝魔二都引入的,我理解是打了鸡血一样逼着娃学习。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自然而然的用上了这个词,但是像各种概念一样,是要做本地化处理的。
: 通常来说,鸡娃特指学习。鸡娃潮的兴起,是时代的选择,现在刹车转向,未见得那么容易。对于个人来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当然可以,不过指责教育偏左,时代变态并无意义。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好好学习,甚至拼命学习,上一个好大学,仍然是最有操作性、成本最低的选择。鸡娃不是因为这么做多么好,而是因为这么做最简单。只是因为现在全民大众都有了竞争意识而已。其他的路当然有,但是选择鸡头,和你竞争的就是鸡头,选择凤尾,和你竞争的就是凤尾。拿鸡头和凤尾比,觉得自己找对了方向,本身就是搞错了方向。
: ...................
--
FROM 11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