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挖个半熟坑
这么长,我替你总结两句吧
第二段:我和宫老一样控制不住负疚
第三段:我和宫老一样不得不变态
第四段:抑郁zs的学生也是因为这些原因不得不变态zs了
第五段:用外界的仪式感填喂内在价值感的缺乏
配得感说的是自我价值感吧,
会不会有些人就是没法认同外界的价值感,投喂再多仪式,也和本质内心真正想要的价值有冲突
难道说要为小众的人创造小众的环境,比如把宫老空投到同性恋的天堂国?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规矩先抛论点:仪式感缺失可能会导致配得感不足。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偶得,目测核心逻辑应该没啥问题,但是理论体系还没能建立,索性把几个热点串一串,杂七杂八散乱的简单说两句,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启发。
: 前两天看到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宫老师zs,想到的是宫老师的问题可能和我一样,觉得自己不该干某事,但是又控制不住,本我和超我严重冲突。而这种对自身的否定是背人的,外人的目光会无限放大内心的负疚感,造成类似黑暗森林的效果,暴露即被击杀。枪是自己早已架好的,薛定谔的扳ji,当被观测到,结局随机出现。
: 顺便把无辜的张教授拖下水。我感觉张教授也是和我们类似的,只是他冲突的是想要做到的事情做不到,本我其实意识到这一点,但是超我不能接受,对立的力量总要有个宣泄的渠道,就显得有些变态。变态是难免的,只是每个人的变态方式不一样,宫老师是,我也是。这只是一种能量宣泄的途径,张教授幸运的选择了骚扰版友,而宫老师选择了伤害自己。
: ...................
--
FROM 114.254.1.*
是啊,我每天都去骑行加游山玩水,快把论坛忘了
本来想去50发个贴,竟然发现老巢被端了,也不知道各种奇奇怪怪的帖子可以发到哪里去
然后,看到你们又在讨论上次宫老的问题
仪式感确实是个思路啊,不过不一定对娃有太多用,从你给的仪式感到他人的内在接纳,中间还隔着各种心理机制的暗箱。
不过自己给自己建立仪式感,还是有点用的,这个仪式感也未必要符合潮流,只要是自发的行动,都可以生出力量感。
宫老是标准悲剧,他要是知道学生会这么曝光他,当初打死也不会入这个坑。
所以,个人配得感是个悖论。
越成功,越被驱动着做各种“好”事,越觉得自己前途大好,一旦情况反转,也会摔得越惨。干脆是躺平的,没有成就的,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的,再摔也摔不多惨。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咦,很久没见你了啊,咋在这里出现了。内在价值感啊,我觉得不如自我价值感合适啊,但是自我价值感是配得感吗?现在看反正配得感这词好像不太合适,是我瞎用词。其实就是接纳自己,认可自己吧。第五段那个不是填喂缺乏,是建立吧。我以前觉得仪式感没啥意思,现在觉得可能也不错。
: 宫老师难以面对的不见得是同性恋本身,可能不会知道直接原因是什么了。我只是猜测他是因为被曝光加剧了自己的负罪感,具体的点不一定是啥。
--
FROM 221.217.26.*
听过“空心人”吗?外部的毕竟是外部的。
人很难逆天改命,其实价值观跑偏也没什么,价值是多元的,就像娃是同性恋,你怎么改也没用,你只能给他更好的环境接纳自己是同性恋,甚至让他去同辈压力小的异地生活,减轻社会异样目光带来的压力。这些如果也算仪式感的话,那就是一种顺应天性的仪式感吧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投喂再多仪式,也和本质内心真正想要的价值有冲突。这个我前面有提到一点,对于这方面想的多的,需要仪式得到自身内心的认可,否则没意义。但是总的来说越早越好忽悠,也是通过仪式引导价值观不要跑偏吧。
--
FROM 221.217.26.*
其实都有个阈值问题,如果娃一直在蜜罐,你就算夸再多,买再多礼物过生日,带他去再多地方玩,他也渐渐不会觉得什么,甚至年轻一代还很可能否定父母一代的价值观。
反而身处情感沙漠或物质沙漠中的娃,可能一个善意的眼神,一次温暖的帮助,就会心生感恩。
有个经典电影《毕业生》,情节我都忘了,歌倒是总在听,就讲了父母怎么用精心塑造的生活价值观,让年轻人感觉窒息,甚至无法感知真正的自我。
成年人可以不必太执着于外界反馈了,特别是年纪大了,七老八十的,更得自己当自己养料瓶,到时候谁还来反馈你,哈哈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日子过得好啊,50被端了吗?没啥感觉呢,我再去瞅瞅。
: 我可没讨论宫老师,只是拿来用用。仪式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和重视,知道微小的进步和成绩都被看到,而且家长真心为之高兴。更重要的是当下就很好,鼓励努力进步,但是不进步一样很好。具体手段看情况了,我只是想到仪式感可能更直接。自己的仪式感可能没啥用,我感觉人是需要通过外界的反馈来增加自己的内心能量的。自己当永动机挺难。
: 宫老师谈不上悲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起因、发生、结果、面对,如此而已。
--
FROM 221.217.26.*
我只是想你没必要觉得娃的价值取向是父母可以左右的,父母做如何,娃都会走娃自己的路,这个路就是他的天命,不会因为父母有没有给足够的仪式,足够的鼓励而改变,那些zs的娃也许并不是父母的问题,只是娃命该如此而已。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次听到空心人也是你说的,对我有价值,不过我已经忘了。这段感觉和我想讨论的没啥关系吧,咋扯到逆天改命上了。
--
FROM 221.217.26.*
求神拜佛也许有点用,其他我想象不出怎么把同性恋变成非同性恋,估计变了也会很难受。
如果社会鼓励同性恋,宫老可能就不悲剧了,但同性恋被作为政治手段大肆宣扬,是矫枉过正了,也可能损害更多人利益。
无论如何,人不过是时代的一粒沙,时代的车轮碾压而过,悲欢都只能自己排解,不要妄图赢得同情,或被赞扬。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是同性恋,这是一个结果,我想讨论的正是在结果决定之前啊。都出结果了那是另一回事了。所以同性恋是一生下来就决定了吗,那这里话题就要转到同性恋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基因决定还是后天形成,这个可以聊一聊。
--
FROM 221.217.26.*
那你觉得宫老小时候是物质缺失,还是精神缺失,还是两个都不缺?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说的是物质啊,我说的是精神世界,不是一回事啊,跟价值观也没关系。成年人就是这方面结果早已定了,没啥用了。情感沙漠倒是有那么点意思,这种更容易瞬间建立强大的精神力量体系,但是搞不好也更容易反噬。
: 《毕业生》没看过,达斯丁霍夫曼?我咋有点不知道哪来的印象是被老女人骗了肉身呢。
--
FROM 221.217.26.*
家长成为亿万富翁,不知道zs比例会不会降低?
但吸du或玩极限运动比例可能提高
哪吒 是神话啊,他父母就是伟人父母加模范父母,属于极小概率事件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价值取向的影响没人说的清楚是受哪些影响,尽人事听天命,不做肯定影响不了,做了谁知道呢。zs的娃讨论谁的问题没有意义,有价值的只有家长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哪有什么命该如此啊,推荐你看《哪吒》。
--
FROM 221.217.26.*
同性恋是基因变异,现在同性恋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可能是后天培养的,但大多数还是变异。
自然进化未必是朝促进某个品种生物繁荣方向进化的。自然是随机性选择性进化,每年有大量生物品种在灭绝,大自然之前选择了一批来进化,也不代表未来会继续选择这一批,所以人朝自我灭绝的方向进化,并非没有可能。
基因变异和基因疾病越来越多,但我觉得同性恋不影响健康的话,没必要定义成疾病,也没必要强行纠正。
要允许更多的同性恋寿终正寝,相信自然的选择。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果反了啊,不是要把同性恋变成非同性恋,是让同性恋不要成为同性恋。为啥要鼓励同性恋,那这高低得啰嗦几句了。
: 你来的晚,前一阵刚出这事我说过几句,我认为同性恋不是天生的。理由是从物种延续角度,繁衍后代是生物最优先的本能,无论从生物进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哪方面考虑,都不应该产生同性恋,而动物界很少听到同性恋吧。还有老美那边不是一直说军队里,海员里更容易产生同性恋嘛,这种明显的高比例,显然说明同性恋是后天形成的。
: 我的观点是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是通过扭曲心理来获得面对各种现实环境的力量,众所周知,在精神领域,变态会爆发强大的力量。所以同性恋是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强烈伤害产生的,爱心多的话可以同情,不应该鼓励。有病治病,宣传得病就没必要了。
--
FROM 221.217.26.*
宫如果是在美国等包容同性恋的国家,应该不至于zs
出g加以权谋私的每年太多太多,几乎很少听到zs的。之前各种艳zhao门,包yang门都很少听到zs的。
其实,社会的”大他者“,也就是看似政治正确的价值观,才真正把人逼到无处遁形。
你看,最讲究礼仪的日本,整天需要社会性”假笑“,表演自信的美国精英,精神类疾病才高发。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于宫的问题,他也不只是同性恋的问题啊。因私害公、同性恋、师生恋,谁知道到底是哪个让他想不开。而且这三个里面我感觉现在的舆论对同性恋最包容吧,如果常不是被掰弯的话。
--
FROM 221.2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