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哲人苏格拉底
你觉得我们眼里的世界是全息投影?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入哲学之门
: 首先要挣脱科学实在主义的牢笼
: 然后就会发现所谓的主观客观到底是什么意思
: ...................
--
FROM 221.216.223.*
向内求还是要的,但总感觉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需要向内求的占比其实会越来越小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说吧 不向内求也可以活的很好
: 然而很大概率无法实现真正自我 只是社会塑造的工具人
--
FROM 221.216.223.*
是说人一闲着,就会想好多有的没的对吧?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恰恰相反 物质欲望满足之后 会更加需要内求
: 明白自己为何是自己 而不只是一个人
--
FROM 221.216.223.*
你这个例子很好,金鱼不止是因为玻璃缸和水,还因为眼球结构等等和我们的不同,导致看到的世界和我们肯定不同
但是,有没有一些相同的更本质的东西呢,作为生命体我觉得肯定是有的
其实,我们无论怎样穷尽,也只能把握我们能“看到”的世界,以及努力找到我们和金鱼有的共同部分,这个就是科学可以触及的领域。。。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哲学家最讲逻辑严谨了
: 比如说金鱼看到的世界是透过玻璃缸与水的世界
: 他们的世界跟我们肯定不同
: ...................
--
FROM 221.216.223.*
这个的确是这样的
但是类似的思考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可以逐步拓展科学的边界
打破我们的公理体系
每一次的打破都能使得科学迈进一大步
这或许是哲学存在的意义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或者感觉到的世界是不是绝对真实的 其实意义不大
: 比如 人类确实可能生活在一个虚幻空间中 类似matrix
: 但那有如何呢 你该做什么依然还会做什么 不会有改变
: ...................
--
FROM 221.216.223.*
找最大公约数,共同的部分,那个就可能是最基础的部分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们说的世界只是人类的世界
: 严格来说,每个人心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
FROM 221.216.223.*
虚无主义要不得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思考当然是需要的
: 但很多人 因为不确定是否所谓的真实 就走向虚无主义
: 最终不仅会放弃与外界的接触 甚至连思考都放弃了 这就可悲了
: ...................
--
FROM 221.216.223.*
颜色和甜味这些特性,有一部分属于苹果本身,有一部分属于我们的感知,这些共同构成的吧
比如虫子可能看到的苹果也有颜色,但颜色可能不是红色,它们也爱吃苹果,通常甜度越高的虫子越爱吃
再比如你说原子弹爆炸,也是人类的幻象么?一些代码组成的?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说一个红色的苹果,你尝起来是甜的
: 仔细分析一下,其实颜色啊,甜味啊这些都不是属于苹果本身的吧,这些性质都是跟人有关的
: 那么,苹果的第一性质(跟人无关的)到底有哪些呢
: ...................
--
FROM 221.216.223.*
问题的关键在于
你说的影子,影子的本体等等这些概念
是不是也是这些哲学家也就是人类提出来的?
哲学是不是也是人类发明出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类的说法是他们定义的影子还是本体呢
一切皆有可能的同义词就是一切都是虚无吧
所以干脆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起码科学还有一个需要实验验证的环节
那就一样样验证一下哪些是哲学家们说的影子再说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些
: 而是你只有一些影子
: 你无法得知造成这些影子的本体到底是什么
: ...................
--
FROM 221.21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