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申命记19:15
15 “如果人犯了什么罪或有什么过失,不可凭一个证人作证就定罪,要有两三个证人才可以定案。 16 如果有人作伪证诬陷别人, 17 诉讼双方要站在耶和华面前,让当值的祭司和审判官定夺。 18 审判官要仔细审查案件,如果发现那人作伪证, 19 就要按照他企图加给被诬告者的伤害处罚他。这样,就从你们当中除掉了罪恶。 20 其他人听说后,都会害怕,不敢再做这种恶事。 21 你们对恶人不可心软,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学者评论:
19:15节,“不可凭一个证人作证就定罪”,仅仅凭一个人的见证不足以判定对身体的惩罚,例如死刑,也不足以做出经济方面的裁决。然而,是否采信一个见证人 无论男女 取决于某件事是允许还是禁止(案例略)。另一学者评论说,在金钱方面的案件中,如果一名证人出庭作证支持原告,被告人必须发誓自己绝对无责任,被告人如果拒绝发誓,就必须付出这笔钱。
19:17节,“诉讼双方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当人站在上主的公义学者组成的法庭面前,他们必须如同站在神面前那般敬畏。另一学者评论说,审判仅仅属于上主(申1:17),审判者是上主的帮手。
——
妄證者即以其所欲陷人之罪歸之
16如有妄證者、證人犯罪、 17爭訟之二人、當近於主前、立於當時之祭司與士師前、 18士師詳細究察、若證者果然妄證、妄證欲害同儕、 19則必以其所欲加人之害、加諸其身、如是、可除惡於爾中、 20使他人聞而懼、不復行此惡於爾中、 21爾目毋顧惜之、乃必以命償命、目償目、齒償齒、手償手、足償足、(浅文理本)
--
FROM 27.190.165.*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13.18)
—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大学5章、另一版本:大学2章)
—
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孔夫子认为:情、孝大于正直。““听讼,吾犹人也……此谓知本”,乌托邦社会无讼。
--
FROM 27.190.165.*
孔子这见识水平可真低,岂不闻,“纸里包不住火”,“人在做天在看”,不能把私置于公之上。
【 在 sgxlx 的大作中提到: 】
: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13.18)
: —
: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大学5章、另一版本:大学2章)
: ...................
--
FROM 124.205.122.*
评论:学者就经文“不可凭一个证人作证就定罪”作出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判身体方面惩罚时,应该……”;“金钱方面,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等等,让人感到很繁琐复杂,适合法律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
FROM 27.19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