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from
http://chinapacers.sport.topzj.com/thread-23404-1-1.html在CARLISLE之前,PACERS曾有过两位出色的教练,LARRY BROWN和LARRY BIRD。这两个LARRY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只不过下场不同。BROWN一朝失利,远走他乡;BIRD激流勇退,英名流芳。就水平而言,二人可以说各有千秋,但结局迥异。时也!命也!
如果完全把他们的结局归结为命运是不全面的。我们现在常说性格决定命运,BROWN和BIRD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性格决定的。BROWN如果能像BIRD一样淡薄名利,那么他也会在INDIANA流芳百世。之后他在费城的结局基本类似,不能不说是性格决定的。
我们现在言归正传,说说饱受争议的CARLISLE。当年BIRD即将隐退时,大力举荐过得力助手CARLISLE。CARLISLE也是信心满满地准备接班。可是WALSH却启用了名头响亮而水平一般的THOMAS,我在前面已经说了,这是慕虚名而处实祸。时隔一年,CARLISLE应聘到了DETROIT,初次担当主帅即一鸣惊人,获得最佳教练奖,PISTONS取得了中区冠军。而PACERS还在THOMAS的带领下磕磕绊绊。我当时就想:如果当年是CARLISLE留在了PACERS,而THOMAS回到了母队,那么情况可能是完全倒过来的。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又隔了一年,CARLISLE春风得意时被意外解雇,THOMAS同时被扫地出门,BIRD迎回了老朋友CARLISLE。CARLISLE不负重望,当年即率领PACERS取得首次常规赛冠军,61胜的历史最佳战绩,而且是在失去了主力中锋BRAD MILLER的情况下。CARLISLE达到了个人的颠峰,但辉煌背后也存在着隐患,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存。
首先是伤病。PACERS的大部分球员都受到了伤病的困扰,轮流缺阵。但球队成绩起初并未受多大影响,原因在于全队将帅齐用命,共度难关。其次是禁赛。奥本山宫打架事件后,PACERS三大主力被长时间禁赛。之后球队中不知自重之徒屡屡惹麻烦,轮流被禁赛。但PACERS倒驴不倒架,人手不足却打出了昂扬的斗志。第三是内哄。没有前面两条,就这一条就足以摧垮一支球队,因为失去了人和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具体内容大家都清楚,不再赘述了。第四是失信。先是CARLISLE的指挥水平被球员质疑,造成指挥失灵;接着球员们屡错不改,失去了球迷的信任;最后连战连败,从上到下都失去了自信。
应该说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都不能完全怪到CARLISLE身上,尤其是伤病,和CARLISLE没有一点关系。当球队战绩不佳时,教练肯定首当其冲被质疑。也有人把球队战绩不佳归结为实力不济,没有优秀的球员,以及大换血后磨合不够。我认为这不是主要因素。当年CARLISLE接手PISTONS时是一种什么局面,除了STACKHOUSE,没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球员,但就是这群乌合之众愣是被CARLISLE带到了中区冠军,次年PISTONS招募了一批新球员,缺少磨合却没有影响成绩,反而更上一层楼。
CARLISLE对球队战绩不佳肯定要负责任的,应该负什么责任呢?或者说他哪里做得不够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第一,长于训练,短于临场。CARLISLE的训练水平是很高的,否则也不可能把PISTONS乌合之众训练成顶级强队,把几个无名小卒变成明星级球员。PACERS球员多数不成熟,往往在关键时刻需要教练指挥。这样CARLISLE短于临场指挥的缺点就暴露得很明显。
第二,长于治军,短于治人。CARLISLE训练很严谨,战术制定也是一丝不苟。对于冷冰冰的训练方法、战术手册,CARLISLE好像很有研究,但他似乎不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因此他在DETROIT表现出色反遭解雇,在INDIANA没有得到球员们的支持,有力使不出。
CARLISLE是一个优点与缺点一样突出的人,如果能够扬长避短,他应该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但他近两年在INDIANA却把缺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优点几乎没体现出来。我认为这主要还是在于PACERS在CARLISLE来之前遗留下来的不良风气作祟。
要知道,当时的JO是一个没上过大学又在PORTLAND枯坐了四年板凳的年轻人,JT是一个街球出身、没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新秀,ARTEST、 HARRINGTON也都没有多少经验。这样一群有天赋、但心智还不成熟的年轻人,如果能够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前途不可限量,否则将会南辕北辙,成为祸害。可是THOMAS干了什么?除了整天高谈阔论,就是在为球员灌输“BAD BOY”思想。所以球员的心理就没受到好的影响。而且THOMAS没有严格的战术思想,总是任由球员胡来,所以那时看PACERS打球,最常见到的就是 “散手波”。结果这些年轻才俊们不具备成熟的心智和良好的战术素养,一开始就走上邪路,大大遏制了他们今后的成长,因为坏习惯养成后很难改。
虽然CARLISLE是一个给什么料都能做好菜的教练,但前提是手下这伙人要听话。习惯不好、基础没打牢还在其次,自命不凡、桀骜不驯就麻烦了。而 CARLISLE又不会笼络人心。THOMAS管不住的人,CARLISLE也无法管得住。假若球员们能够安心地跟CARLISLE打球,而不是找碴,那么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打磨,从球队到球员应该都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可惜球员们在ARTEST的带动下,不仅不好好打球,反而三天两头找CARLISLE的碴。CARLISLE颇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现在CARLISLE离职了。球队的现状他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但不是全部。CARLISLE最终还是承担下来了所有的责任,黯然离开。当然凭他的水平,不会找不到工作的,只要给他一支听话的球队,他肯定还会取得成功的。我们只能祝他好运了。
最后再说一说关于CARLISLE的两个我认为错误的观点。第一,CARLISLE固执保守,战术僵化。站长就持这种观点。现在我们受NBA影响较多, NBA由于其商业性,必须突出篮球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以吸引眼球,但那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篮球。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篮球本身是有其规律性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很刻板、枯燥的。球员的训练相当枯燥,就是要不断重复着练习同样的动作、战术。如果一味追求篮球的艺术性、娱乐性的空中楼阁,那只能是玩球,算不上打球。由于我父亲就是专业篮球运动员,我对此还是深有体会的。父亲曾经对我说过:“训练时练十套战术,比赛时很可能一套都打不出来,因为赛场是千变万化的。但打不出来也要练,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学会对赛场变化随机应变。”CARLISLE看似呆板的训练,正是抓住了篮球的本质,只有夯实了基础,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所以他在DETROIT取得了成功。可惜在THOMAS手下自由散漫惯了的球员们,根本无法明白的CARLISLE的苦心,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反而认为CARLISLE不好。一些球迷把严格的训练视为保守,颇有点门外汉的味道。
第二,CARLISLE只懂防守,不懂进攻。当年CARLISLE给BIRD当助手时,就是负责球队的进攻。那时PACERS的进攻朴实无华,又如水银泄地般无孔不入,不能说没有CARLISLE的功劳。当年执教PISTONS,CARLISLE并非不想加强球队进攻实力,只是实在没有几个攻击力强的球员,只能转而通过加强防守来达到胜利的目的,这正体现了CARLISLE信手拈来的执教功底。而CARLISLE初来INDIANA就把PACERS打造成东区攻击力一流的球队,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速度最快的球队。怎么能说CARLISLE不擅长进攻呢?ARTEST对他的批评,只不过是一个毫无战术素养且狂妄自大的家伙的妄言,不足为凭。近两年球队进攻乏力,主要原因还是缺少称职的球员,加之离心离德,不能全怪到CARLISLE身上。
--
FROM 211.1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