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森的费城式“离婚” 兄弟之城无兄弟
有这样一个巨星,他为那支球队效力了很多年,他在那支球队留下了无数辉煌,他个性十足,他桀骜不驯,他痛恨失败,他无法容忍那支球队管理层的无所作为,尽管他曾经是整座城市的骄傲,但他和那支球队的牵手似乎早就注定了将以失败为结局。
这并不是故意以一种另类的方式来形容艾弗森离开76人,而是在总结过去几十年曾经反复发生的一幕:“那支球队”是费城76人队,那个“他”是张伯伦,是巴克利,如今再加上一个新的名字:艾弗森。
费城的全名Philadelphia在希腊语中意为“兄弟之爱”,费城76人队的队名由来除了纪念1776年独立宣言在费城签署之外,也有一个坚强的团队团结一心之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城市到球队都在高调宣传“兄弟、友谊”的地方,却很少有巨星能够“善终”于此,而且出走原因无一不是同管理层矛盾爆发。
1968年7月,费城76人队将前一个赛季刚刚为他们拿下总冠军的威尔特·张伯伦换到了洛杉矶湖人队,转会的原因很简单,前一个赛季76人惜败给凯尔特人,张伯伦要求球队管理层在夏天有所作为,而76人队总经理杰克·拉姆西惟一的“作为”就是炒掉了张伯伦喜欢的主教练汉纳姆,并且异想天开地希望自己来接任主教练,这让不再年轻的张伯伦心灰意冷,于是向球队提出希望交易自己,此时刚好和张伯伦私交甚好的比尔·沙曼在湖人队执教,于是交易水到渠成。
同样的故事在1992年夏天再次上演,自从摩西·马龙和“J博士”退役之后就苦苦支撑着76人队的巴克利已经对管理层“能进季后赛就很满意”的态度无法容忍,他不断在公开场合批评球队,更是在衣柜上写着“我的高尔夫球季将从四月份开始”(意为76人无法进入季后赛),尽管他是球队的票房保证,也是费城的城市英雄,但是矛盾终于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结果当然是巴克利走人。
如果加上艾弗森,三位巨星出走费城的原因几乎惊人地相似:费城有“一人球队”的传统,而他们的领袖偏偏是一个对胜利无比渴望,时刻都有熊熊斗志的汉子,而管理层则每每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更糟糕的是,双方都缺乏起码的交流能力,往往过早将矛盾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导致最终不欢而散,让费城空有“兄弟之城”之名而无兄弟之实。
对于费城来说,更糟糕的是他们往往是这种矛盾的直接受害者,以一换三送走了张伯伦,76人队的战绩迅速滑落,1972-73赛季更是创造了单赛季9胜73负的联盟历史最差战绩,而恰恰是这一年,张伯伦帮助湖人队拿下了总冠军;巴克利的交易同样如此,尽管从太阳队换来了包括霍纳塞克在内的三名球员,但是交易的结果却是76人队连续6个赛季无缘季后赛,而巴克利则率领太阳队打进了总决赛。
76人队屡屡成为“冤大头”其实是他们咎由自取,他们与球星的矛盾已经世人皆知,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急于出手,这时自然不会有对等的交易出现,76人队送出一个巨星,得到一群龙套,个中滋味,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转自《体育天地·MVP》
--
FROM 221.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