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特约杨毅之中国篮球五年祭(三):王治郅的迷局
2003年06月30日14时48分来源:Tom 专稿杨毅
从表象上来看,王治郅在2002年拒绝回国成为了篮管中心在信兰成时代最大的污点。
王治郅在1999年NBA选秀中第2轮第32顺位被达拉斯小牛队选中,当他在2001年4月得到中国篮协和八一体工大队的许可加盟NBA时,这个7尺1寸的中国男孩成为了中国篮球的开路先锋和标志性的人物。他在NBA中第一次上场,对阵亚特兰大老鹰队时拿下6分3个篮板的盛况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刻入了无数中国人的脑海。王治郅率先一步实现了无数对NBA敬若神明的中国孩子的梦想,他也因此成为了他们无上的偶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治郅已经不再只是当初八一火箭队的那个中锋,虽然他只是达拉斯小牛队的一名替补球员,但他象征着一座桥梁的搭建和一扇大门的开启。他是中国篮球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2002年夏天拒绝回国,拒绝为国参赛,在世界范围内激起轩然大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要是和中国篮球有关的人物,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都会遇到关于王治郅的问题的询问。下有媒体的死缠烂打,上有总局的巨大压力,篮管中心在某些时刻显得焦头烂额。当他们作出将王治郅开除出国家队的决定的时候,实际上是挥刀斩落了自己培育出的篮球偶像,受损的决不只是王治郅自己,还有整个中国篮球的健康形象。在没有王治郅之后,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男篮在印第安纳世锦赛和釜山亚运会上败的惨不忍睹而莫名其妙,主教练王非只好黯然下野。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在讨论当初王治郅和篮管中心之间究竟孰是孰非。但就象我在前面写过的一样,矛盾的产生往往就是这样的,并没有某一方是绝对的正确或者错误。从王治郅的角度而言,他少年成名,纵横亚洲,向来颇为自负。他在1999年被小牛队选中,但几乎被延迟了两年才被允许前往NBA,作为一个职业篮球运动员而言,从22岁到24岁这两年极其珍贵。当王治郅来到NBA之后,他发现其他球员的实力之强超出他的想象,为此他在内心深处曾经焦虑不已。
对一名替补球员来说,希望在场上获得更多时间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更加刻苦的训练和参加更多的NBA等级的比赛,每年7月的夏季训练营就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王治郅在2001年赛季结束后就曾经放弃了夏季联赛的机会,回到国家队来参加几乎没有意义的东亚运动会和大学生运动会,于是当篮管中心要求他再次放弃2002年的夏季联赛的时候,王治郅开始萌生出了不满。因为即使打完夏季联赛也不过7月20日,距离8月底开始世界锦标赛还有1个月以上的时间。事实上,他就象一个到NBA的插班生,别人都从一年级学起,他却被强迫直接去上三年级,好不容易放了暑假,家长却又不允许他补课——那个有些上进心的学生能心里不急?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中国体育机制培养出来的孩子,王治郅应该理解信兰成的篮管中心要求所有人一盘棋的一贯作风和处事有些谨小慎微的态度。换句话说,你是一个农民的孩子,现在你的确是进了城,你希望去尽快适应城市里的一切,做任何事情都不比城里人差,你希望抓住所有机会去改进和提高自己——但是你的父亲不答应。当你放假的时候,他要求你回去帮他种地。你可以不答应么?你可以,但就是不孝顺——因为他是你父亲——这是无法更改的现实。
如果所有人都能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的话,这本来是一件双方都可以理解或者谅解,可以去坐下来好好谈的事情。但是从一开始,这件事情就被《达拉斯晨报》那位个头矮矮,模样清秀,但却有着一个极其肥大的臀部的女记者朱迪。弗拉德激化了。她的那篇指名“王治郅有可能叛逃”的文章成为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篮管中心为了平息这种说法,心急火燎的要求王治郅火速回国;希望留下来打完夏季联赛的王治郅眼见和篮管中心商讨无望,干脆离开达拉斯驱车西去,消失在洛杉矶温熏动人的海风里。
那么有一个没有被太多人注意到的细节——当赛季结束之后,也就是当小牛队在2002年的季后赛西部半决赛中被国王队淘汰之后,实际上整支球队就开始进入休假状态。女记者弗拉德平素和王治郅的交往并不多,她是从什么地方得知王治郅有意留在美国打夏季联赛而延缓回国,继而在文章当中使用了爆炸性的“叛逃”这个词语的呢?弗拉德是一个严守美国新闻原则的记者,她在文章中注明:这个消息是来自一个中国人的口中。从国家队到中国记者,事实上曾经来过达拉斯并且有可能和弗拉德保持联系的人屈指可数。很多熟知内情的中国记者后来推算出了这个中国人究竟是谁,但从没有人把真相公之于众过。
事实是,王治郅是被人设计了,而篮管中心是被人欺骗了。其中的缘由是钱或者利益,但王治郅和篮管中心之间就此筑起了高墙一般的隔阂。在这件事情上,王治郅是单纯幼稚,甚至有些傻的;篮管中心是自负专横,甚至也有些傻的。这件事情是两个傻瓜被拉着撞在一起,结果双双被伤害了。两个傻瓜中间有个人在笑,但两个傻瓜谁也不知道。
“王治郅事件”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失去了一个偶像,王治郅失去了无数本来应该永远属于他的精神地位和商业价值,在王治郅之后,不少中国球员去国外打球的过程也变得更加艰难起来。八一体工队的几名排球运动员想去意大利打球的梦想被暂时搁置了起来,还有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姚明在进入NBA的过程中遭到了空前的麻烦。在2002年印第安纳秋天的一个深夜,姚明的美国代理人海逊格教授曾经来到我在HAYAT酒店的房间,询问我关于王治郅不归带来的影响和他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当时我只是确定的告诉他一点,无论怎样,姚明都不能和篮管中心之间出现隔阂,他必须在任何时候像篮管中心期待的那样回到中国。
姚明和他的姚之队都很聪明。他们做得很好。于是姚明成为了新的偶像。
王治郅依旧留在洛杉矶,偶尔有回国的谣言出现,偶尔又听说他对八一队方面提出的条件,但依旧是个未解的迷局。(未完待续)
--
FROM 203.8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