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Careers Of Players Picked 22nd
15th February, 2008 - 2:16 pm
By Nick Obergan
好了,让我们进入这个系列的第六篇章吧。我不知道你们的感觉如何,但就我自己而言,随着每周深入地研究并撰写下这些在历史上一个比一个出色的家伙们时,我越来越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了。上周在第六期里(译注:原文误,应该是第五期),我们谈到了本系列第一位名人堂球员:在第23位被选中的Alex English。我想不久之后这家伙就会成为一个NBA的主教练,到时候你可以印证我的预言。本周我们将谈到过去三十年中最优秀的制服组成员之一、联盟历史上最棒的球员绰号之一、以及这项运动有史以来最不幸的故事之一。
10. Oliver Miller – No. 22 in 1992
如果不是因为杰出的Oscar Robertson已经占用了这个名号,这个家伙将是“大O”(“The Big O”)这一外号的绝好象形文。Miller是个怪物级别的男人:尽管身高只有6尺9,他的体重却堪与Shaq匹敌,尽管他的注册体重只是280磅——但我敢肯定在他的生涯里当他站上磅秤时,指针绝对会跳过300磅。因此,人们不难发现,速度上的劣势影响了他的全面性,并使得他经常陷入犯规过多的麻烦中。但他实际上所拥有的运动天赋超乎你基于他的体型而会做出的判断,这从他在凤凰城效力的第二个赛季中的数据可见端倪:场均25.9分钟中,拿到9.2分(命中率60.9%)、6.9篮板、3.5助攻(对于一个替补大个子而言是很优秀的数据)、1.2抢断和2.3封盖(排在当年联盟第8)。他个人的第四个赛季则是其表现最好的一年,作为刚刚扩军加入联盟的多伦多猛龙的先发五虎之一,他每晚出战33分钟,取下12.9分、7.4篮板、2.9助攻、1.4抢断和1.9封盖。鉴于他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和自己的体重做斗争,他一直是打替补,有时作为角色球员也颇有效率。其职业生涯场均7.4分、5.9篮板、2.2助攻、0.9断球、1.5封盖。新秀赛季作为Charles Barkley和Mark West的替补,他就跟随太阳队进入总决赛,败给Jordan统军的公牛。在那次季候赛之旅中他共出战24场,每场打21分钟,贡献7.2分、5.2篮板、2.1助攻和2.5封盖。不幸的是,他表现最好的年头正是其职业生涯的早期,此后再也没能更进一步,否则的话他也许能在别的什么队——而不是一支刚扩军的队伍里——打上主力了。
9. Kyle Macy – No. 22 in 1979
1979年被选中后,Macy又在大学里继续打了一年,然后才加入NBA,由此开始了他中规中矩的7年职业生涯。他在自己参加的比赛里半数时候以先发身份出战,有5个年头中打满82场常规赛,并且在全部7个赛季中都进入了季候赛。他一直是一个极为高效的射手。尽管只有6尺3寸并担当后卫,他的职业生涯命中率却能保持在50.1%。他同时在生涯中四度跻身联盟三分球全季命中数的前十位,并且有三次跻身全季罚球总数的前三位。他在7个赛季里有3季的场均得分上双,并有四个赛季中场均助攻超过4次且断球超过1次。他职业生涯共打了551场,每场上25.9分钟,拿到9.5分、2.2篮板、4.0助攻、1.1断球,罚球命中率达到87.3%。他打了44场季候赛,场均数据与其常规赛表现相差无几(9.1分、2.5篮板、3.9助攻、1.0断球)。他从不是一个光辉耀眼的明星球员,却总能保持稳定的表现。
8. Chris Mills – No. 22 in 1993
Mills身高6尺6,出任小前锋,以他的身材位置而言是一个平均水准以上的篮板手。在他的前8个赛季中(他总共打了10个赛季,但在最后的四个赛季里饱受伤病困扰,与之前表现不可同日而语)有7个赛季的场均篮板超过5个(其中三次超过每场6个),并在6个赛季中场均得分上双,其中两季的场均得分超过15。如果撇除最后两个赛季,那么他的场均数据为32.6分钟、12.3分、5.5篮板、2.0助攻和0.8断球。他一直是个有点神经刀的投手,生涯投篮命中率43%,三分命中率35%。但他的罚球一直很不错,生涯命中率81.7%。他的季候赛经历不算丰富,也谈不上多大成功,仅仅是在1993-94赛季里作为克里夫兰的明星球员被公牛队横扫出局。在那三场系列赛中,他场均以50%的命中率拿到17.0分,外加7.7篮板、2.7助攻和2.3断球。
7. Scott Skiles – No. 22 in 1986
Skiles在其前三个职业赛季中默默无名,他的场均出场时间从未超过19分钟。在那三个赛季里他每场5.7分、1.7篮板、4.3助攻。之后他被扩编的联盟新军奥兰多魔术挑入队中,在那里他每场替补出战21分钟,拿下7.7分、2.3篮板、4.8助攻。之后一个赛季他成了球队先发,并在1991年以场均17.2分、3.4篮板、8.4助攻和1.1断球的成绩当选进步最大球员。在1990-91赛季中,他创造了个人单场30次助攻的NBA纪录,这个纪录至今无人能破。他有6个赛季跻身联盟罚球命中率前10位,职业生涯的罚球命中率88.9%排在历史第6位。在这一大爆发之后的四个赛季中,他有三个赛季的场均得分上双,同时在1992-93赛季拿下生涯最高的场均9.4助攻。在这五个属于其生涯中期的赛季中,他场均上场33.5分钟,贡献13.9分、2.9篮板、7.7助攻和1.0断球。他总共打了600场常规赛,其中先发371场,场均登场28.0分钟,取下11.1分、2.5篮板、6.5助攻,命中率43.5%,三分球命中率37.9%。
6. Johnny Davis – No. 22 in 1976
如同几周前我们提到的Cassell一样,Davis在效力开拓者队的新秀赛季里,就傍着Bill Walton这棵大树幸运地拿到总冠军。但这可不代表说Davis就对球队无所贡献。他在常规赛里场均出战18分钟,拿到8分、1.6篮板和1.9助攻,到了季候赛时则上升到场均27分钟、10.5分、2.1篮板、3.3助攻和1.8断球,命中率则达到48.9%,对一个控位来说简直是出类拔萃。之后的8个赛季里他每个赛季场均出战超过25分钟,并在第3至第6个赛季中扮演着印第安纳步行者阵中绝对的先发主力。这四个赛季中他每晚出场34.8分钟,拿下16.4分、2.4篮板、5.4助攻、1.2断球,投篮命中率为45.4%,罚球命中率达到81.3%。纵观其10年职业生涯,总共出战750场,场均在28.3分钟里贡献12.9分、2.0篮板、4.5助攻、0.9抢断。他有7个赛季随队打进季候赛,共参加43场季候赛比赛,场均10.3分、1.8篮板、3.7助攻、0.9抢断。
5. Reggie Lewis – No. 22 in 1987
不管对于叙述者还是听众而言,这都是一个苦难的故事。Lewis在他的最后一个赛季中,正冉冉上升为NBA的一颗明星,一个伟大的得分手,并在一支史诗般的球队中担任队长。在平淡地打完场均4.5分的新秀赛季后,他的得分在第二年里暴涨到18.5分。此后几年他分别拿到场均17.0分、18.7分和连续两年的20.8分,并在1992年入选全明星阵容。他在这几个赛季的季候赛中同样表现不俗,场均分别有20.3分、20.2分、22.4分、28.0分以及17.0分。他在出战的450场常规赛中场均17.6分、4.3篮板、2.6助攻、1.3断球、0.9封盖,并且仅有1.6次失误。他职业生涯的投篮命中率也达到高效的48.8%,罚球命中率为82.4%。另一个华丽的纪录是,他是凯尔特人队史上唯一一个单季同时拿到100个篮板、100次助攻、100次抢断和100次封盖的球员——他在1992-92赛季做到了这一点。当然,在我们谈论Reggie Lewis的伟大之处时,你不可避免地会想“(如果没有去世)他会变得怎样?”,因为他在年仅27岁时,因遗传性的心肌肥大而引起的突发性心脏病过世。他去世时,距他在参加1993年首场季候赛时的那次突然倒地大约4个月。作为一个勤勉的球员,他于7月27日在休赛期间的一场训练赛中身亡。他的35号球衣如今被俱乐部退役以表达对他的追思。
4. George McGinnis – No. 22 in 1973
McGinnis的前四个职业赛季在ABA度过,在此期间他统治了赛场,打出现象级的数据(25.2分、12.9篮板、3.5助攻、2.2断球、0.6封盖),可惜的是这些数据无法计入他的NBA生涯数据册中。而能够被计入的,是他此后在NBA参加的528场比赛,其中4个赛季他的表现比起ABA中的表现来不遑多让,另外还有一个赛季中他的场均出场时间也在30分钟以上。在他的前四个赛季里,这个6尺8、235磅的大前锋/中锋打了310场,场均在34.9分钟里拿下极其出色的数据:21.8分、11.5篮板、4.0助攻和2.1抢断。接下去一年他以29岁的年纪在场均30分钟里取下14.7分、9.6篮板、4.6助攻和1.4断球。新秀赛季效力费城76人时,他在最终败北的首轮季候赛里场均有23.0分、13.7篮板、4.0助攻。下一年中76人杀进总决赛对垒开拓者。他在季候赛中成为Julius Erving和World B. Free这对后场双枪的坚实后盾,场均拿下14.2分、10.4篮板和3.6助攻。他无疑是联盟历史上最出色的低位“内传外”传球手之一,如果他的前四个年头是在NBA而不是ABA中度过,他的职业生涯也许会拿到场均20分/10篮板/4助攻的数据,并在名人堂占据一席之地。
3. Norm Nixon – No. 22 in 1977
Nixon终其职业生涯都是一个杰出的控位,他的全部10个赛季都在加州度过(其中6年效力洛杉叽湖人,1年效力圣迭戈快船,还有3年效力搬到洛杉叽以后的快船队)。除了最后一个赛季以外,他的场均出场时间从未低于31分钟。在前8个赛季中,他有6个赛季的场均得分超过17分,并且除了最后一个赛季外,其余各季的场均得分都在13分以上。他的得分效率也很高,有四个赛季里命中率超过49%,且除了最后两个赛季外都不低于46%。作为一个组织者,他的赛季场均助攻从未低于6.4次,哪怕是在场均仅打24.9分钟的最后一个赛季中也是如此。他在6个赛季里场均助攻超过8次,并在1983-84赛季拿到生涯最高的场均11.1助攻(但那年却没有入选全明星)。他两度参加全明星赛——第一次是1982年(场均17.6分、2.1篮板、8.0助攻、1.6断球),还有一次在1985年(场均17.2分、2.7篮板、8.8助攻、1.2断球)。其职业生涯中,场均有15.7分、2.6篮板、8.3助攻、1.5断球。在1978-85之间的7年中,他场均拿下17.0分、2.6篮板、8.7助攻和1.6断球。他也和Magic, Worthy和Kareem一起帮助湖人队在1980年和1982年两度登顶,并在1983年打进总决赛但败北。Nixon总是被那些伟大队友的名字遮盖而被人遗忘,但在那两个夺冠的季候赛征程中,他场均分别贡献16.9分、3.5篮板、7.8助攻、2.0断球和20.4分、3.1篮板、8.1助攻、1.6断球。尽管名气不如队中的其他明星球员,但我认为若缺了他的帮助,他们将不可能夺得冠军,因为他在这些比赛中场均出战39分钟,命中率超过47%。也许你会反驳说要不是有身边那些巨星,他也拿不到这样的数据?好吧,他生涯最高的助攻表现都在快船队完成,在那里的4年中有两个赛季里延续了其杰出的表现,仅仅在最后两年中因为年龄增长而有所下滑。
2. Wayne Embry – No. 22 in 1958
回到50-60年代,联盟里还没什么大个子球员,这就是为什么Embry(6尺8,240磅)得到了 “墙”(“The Wall”) 这一绰号。每当他踏上赛场时,他会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身高、体重、强壮,在攻防两端不惜身体冲撞,奋力抢下每一个篮板球。他被圣路易斯老鹰(St. Louis Hawks )选中,但生涯前8个赛季都在辛辛那提皇家队(Cincinnati Royals )度过。他(一进联盟就)立刻展现了自己的实力,新秀年场均11.4分、9.0篮板,然后在次年场均拿下10.6分、9.5篮板。从第三年起,他连续5个赛季拿下得分和篮板的场均两双。在此期间他也连续5次入选全明星。这5个赛季中他场均有16.6分、11.6篮板和1.8助攻进帐,其中表现最好的一年是1961-62赛季,拿到19.8分和13.0篮板。作为大个子而言他从不是一个出色的投手,生涯命中率仅仅44%,罚球命中率64%。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加盟了此前连续8夺总冠军的凯尔特人队。他选择以角色球员的身份来(帮助球队)争夺那梦寐以求的冠军奖杯,并且在加盟后的第二个赛季——1967-68赛季中——终于美梦成真。在波士顿经历了场均分别上场10分钟和13分钟的两个赛季后,他在密尔沃基雄鹿打完了自己最后一个赛季(不久后成为雄鹿队的总经理),在那里他显示出自己并非一个老态龙钟的球员,而是在自己的最后一个赛季里取下了场均13.1分、8.6篮板的成绩。在总共参加的831场常规赛中,他场均拿下12.5分和9.1篮板——别忘了,那时的联盟还没开始统计盖帽和抢断——而要不是他甘于在凯尔特人队充当小角色来赢取渴求的总冠军的话,这些数据无疑还会更高。I
1. Truck Robinson – No. 22 in 1974
Leonard Robinson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如Truck Robinson这么响亮吧?这就像World B. Free一样(译注:World B. Free原名Lloyd B. Free),差别在于Truck从未正式地改变他的名字。但他在低位是一部真正意义的大卡车,尽管他只有6尺7寸、225磅的不起眼身材。他同样具有小前锋的机动能力,以及被低估的传球组织能力。总而言之,不管舆论如何评价,他都是70-80年代联盟里最好的前锋之一。他在生涯11个赛季里有8季场均得分上双,其中6个赛季里超过17分。他有三个赛季的场均篮板上双,另有三季里超过9个篮板。在25岁至30岁之间(1976-77赛季到1981-82赛季)的6个赛季中,他场均出战37.5分钟,拿到19.7分、11.1篮板、2.0助攻、0.8断球和0.7封盖,命中率为49%。他在1978年入选全明星,那一季中他效力新奥尔良爵士,每场抓下联盟第一的15.7篮板,外加22.7分和2.1助攻——他在这一赛季同时入选联盟第一阵容。他在1980-81赛季再度入选全明星,场均有18.8分、9.6篮板、2.5助攻。之后的一年里他甚至表现得更出色,场均19.1分、9.7篮板、2.4助攻,但却没能入选全明星。他总共打了772场常规赛,场均在32.6分钟里贡献15.5分、9.4篮板、1.7助攻、0.7断球和0.7封盖,命中率48.3%。
--
修改:okLahoma FROM 59.66.122.*
FROM 125.7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