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10 Careers Of Players Picked 13th and 14th
7th April, 2008 - 7:00 pm
把中段的选秀轮次结合在一起讨论,从而加快这个系列的步伐——这意味着我们将见识到更深厚、更星光熠熠的榜单阵容。本期就是个绝好的例子:我们会看到两位名人堂成员,以及两位铁定的未来名人堂人选;而神奇的是,这两位名人堂成员还只能排在第3、4位,可想而知在这两个顺位上的天才球星何其多也。
10. Jalen Rose – No. 13 in 1994
作为一个打了13个赛季总计923场比赛的老兵,天赋颇高的Rose却在联盟里辗转流浪多处。我想其中的原因(或者说问题)在于,一些球队曾试图以他为头号球星并围绕他建立球队,但实际上,他表现最好的赛季中都是作为2号人物,充当球队老大身边的好帮手。在印第安纳时他辅佐Reggie Miller度过了自己最辉煌的岁月,帮助球队打进总决赛,并在1999-2000赛季拿下最大进步球员奖。他最高的赛季场均得分来自于效力公牛的唯一一个完整赛季,但那是一支完全没有化学反应的糟糕球队,而Rose实际上是球队唯一有经验的得分手。被交易到多伦多后,他为球队带来关键时刻的进球以及老将的领导能力,而球迷们也乐见于此,因为他们在离队而去的那位前王牌球员身上从未见识到这样的领导力。2005-06赛季,随着投篮手感的消逝(命中率跌破4成),他被放到板凳席上,而他也以十分职业的态度对待了这一变化。然后他被送去纽约这座如今的球星黑洞,最后在凤凰城以板凳球员身份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在那里他曾试图争取一枚冠军戒指但未果。他的防守从来算不上出色。他生涯的数据(场均14.3分、3.5篮板、3.8助攻)受到生涯早期和末期担当替补的拖累。在27-32岁之间6年的表现才能看出他在进攻端的多才多艺。在此期间的464场比赛里,他场均有19.2分、4.3篮板、4.5助攻、0.9断球,投篮命中率44%,三分命中率36.7%,罚球命中率83.5%。
9. Herb Williams – No. 14 in 1981
Herb在选秀中被步行者队选中,在那里他度过了其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岁月。他在印第安纳打了7个半赛季,在总计出场的577场比赛里先发496场。场均32分钟的出场时间里,他拿下14.9分、7.8篮板、2.4助攻、0.7断球和1.9封盖。这段时间里他有4个赛季跻身场均封盖榜前10名,场均封盖都超过2.2次。30岁时,他在赛季中途被换去达拉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再也没能打出在步行者时那样的表现。但Herb一直打到了40岁,生涯最后6个半赛季在纽约尼克度过,在Patrick Ewing身边一起帮助球队两度打进总决赛(两次都败北)。在个人前12个赛季里,他有11季的场均得分上双,并且在前7个赛季里有6季的场均篮板超过7个。其个人表现最好的一个赛季是1985-86赛季,他场均拿下生涯最高的19.9分、9.1篮板、2.4封盖。他生涯的数据很大程度上受到最后7个赛季的拖累,这7年中他的平均上场时间从未超过15分钟,他在颇有实力的尼克队中提供的主要是领导力和板凳深度。终其职业生涯,他共出战1102场常规赛,场均在25.8分钟里贡献10.8分、5.9篮板、1.7助攻、0.5断球和1.5封盖。
8. Tree Rollins – No. 14 in 1977
Wayne Rollins同样没有冠军戒指在手。对这个坚定的7尺1寸防守悍将来说,“大树”(Tree)真是个不错的外号。他在NBA里打了18个年头,共计1156场比赛,尽管生涯中场均仅上场20.8分钟,他每场还是能送出2.2封盖。在个人前9个赛季里,他场均封盖从未低于2.3次,其中有4个赛季里超过场均3次,并在1982-83赛季以场均4.3火锅荣膺联盟盖帽王。在个人前11个赛季里,他场均都有6个以上篮板入帐,其中有两个赛季超过9篮板。我在这里强调这些数据,因为他在进攻端建树寥寥,场均得分仅有3次超过8分,生涯最高的一季也只有8.9分。在职业生涯前11个赛季里,他每季场均出场时间都超过22分钟(此后,随着年龄渐长,他成了一个角色球员)。他在这11个赛季里共出战814场比赛,其中先发433场,场均交出6.9分、7.3篮板、2.8封盖,命中率53.2%。他一次入选联盟防守第一阵容,还有一次入选防守第二阵容。
7. Peja Stojakovic – No. 14 in 1996
30岁的Peja如今看起来终于能保持健康了,而他也作为进攻端的第2/3选择成为球队有用的武器。过去三年里他的职业生涯看起来快完蛋了,从萨克拉门托辗转到印第安纳,又同黄蜂队签下了一纸被认为远超过其价值的合同(就算现在看起来也是如此)。难道2004-05赛季真的是这么遥远的事情吗?唔,看起来似乎是的,你觉得呢?那个赛季里Peja场均砍下20分以上,这也是他连续5年中第四次拿到这一成绩。如今他的表现很难再令你回想起他曾是过去10年里最杰出的射手之一。2000-01至2005-06赛季(这一年他被球队用来换取Ron Artest)之间是Peja表现最好的一段时间,在国王队的高位进攻体系中接应Chris Webber的传球(然后出手),并在Webber受伤时承担球队的进攻重任。这6个赛季里他先发出战436场,场均以46.7%的投篮命中率和接近41%的三分命中率(这几季中他场均射中2.3个三分球)砍下20.6分,罚球命中率也有89.5%(其中连续三年超过91%)。同时他每场还有5.5篮板、2.1助攻和1次抢断。这些数据令他连续三年当选全明星(2002-04)。在2003-04赛季他入选联盟第二阵容,出战81场,场均在40分钟里有24.2分、6.3篮板、2.1助攻、1.3抄截,罚球命中率92.7%(联盟第一),投篮命中率48%,三分命中率43.3%。生涯至今他场均贡献18.2分、5.0篮板、1.9助攻、1.0抄截,三分命中率40.6%(排在历史第18位)。
6. Maurice Lucas – No. 14 in 1974
在ABA度过了自己的头两个职业赛季后,Lucas来到了NBA并立刻成为当季总冠军球队波特兰开拓者的先发大前锋。在首夺冠军的那个赛季里,他场均有20.2分、11.4篮板和2.9助攻进帐,并借此当选全明星,成为其4届全明星之旅(1977-79,1983)的起点。接下去一季中,他凭借场均16.4分、9.1篮板、2.5助攻入选联盟第一防守阵容及联盟第二阵容。第三个赛季里他同样充满统治力,场均20.4分、10.4篮板、3.1助攻外加1.0断球和1.2封盖,成为防守第二阵容的一员。在个人前9个NBA赛季中(生涯总计打了12个赛季)他的场均得分都超过13分,另有4次场均篮板上双,两季的篮板超过9个,还有三次篮板超过8个。在前8个NBA赛季里,他在参加的总计579场比赛中场均贡献16.8分、9.9篮板、2.8助攻、0.9断球和0.8封盖。在总计出战的82场季候赛里,他场均有14.1分、8.4篮板、2.7助攻,命中率48.4%。
5. Tim Hardaway – No. 14 in 1989
Hardaway在NBA效力了13年,并被普遍认为是90年代联盟前三位的控球后卫。新秀赛季里他场均有14.7分、3.9篮板、8.7助攻和2.1断球,并入选新秀第一阵容,仅仅因为David Robinson的存在而未能摘下最佳新秀头衔。接下去4年里Hardaway场均都有20分、3篮板、9助攻以上的成绩(其中两次超过场均10助攻),1991-93之间连续三度入选全明星。在经历勇士队的“TMC”组合时代(Tim Hardaway,Mitch Richmond,Chris Mullin)并成为其中重要一员后,他被交易去迈阿密,在那里他于1997和1998又两次当选全明星。在包含了这5次全明星之旅的7年中(1990-91赛季至1997-98赛季),他共出战533场比赛,场均有20.3分、3.6篮板、9.2助攻、1.9抢断,投篮命中率44%,三分命中率35.6%。除了生涯最后两年里以35、6岁的高龄担当替补外,他每年的场均得分都能上双。他1次入选联盟第一阵容,3次入选第二阵容,1次入选第三阵容。其生涯中共出战867场,场均拿下17.7分、3.3篮板、8.2助攻和1.6断球。
4. Hal Greer – No. 13 in 1958
Greer在所有名人堂成员中大概算是声名不彰,他在为联盟效力15个赛季并抓下一大把分数后,于1982年入选名人堂。在连续10年中,这个6尺2的锋卫摇摆人场均可以拿下19分以上,其中8次拿下场均20分以上。在这10年中(1960-61至1969-70赛季),他全部入选全明星,7次跻身联盟第二阵容。在这10年中参加的784场比赛里,他场均21.9分、5.7篮板、4.4助攻,命中率45.4%。职业生涯他共出战1122场常规赛,场均19.2分、5.0篮板、4.3助攻。他共参加了92场季候赛,场均拿到20.4分、5.5篮板、4.3助攻。他同时也是1967年的总冠军费城76人队的主将之一,作为Wilt Chamberlain身边令人生畏的战友,在其仅有的这趟冠军之旅中场均劈下27.7分、5.9篮板、5.3助攻。
3. Clyde Drexler – No. 14 in 1983
在辗转两队、经历了15个赛季并出战1086场常规赛后,“滑翔机”Clyde Drexler在2004年入选了名人堂。我去年读到一本书,将他列为那个时代联盟中仅次于Michael Jordan的第二强球员。考虑到90年代中期的天才纵横,不管你是否同意这一评价,这都是一个极高的赞誉。事实上,数据能够证明这一情况。他10次入选全明星(1986,1988-94,1996-97),1届联盟第一阵容(1992),2届第二阵容(1988,1991),2届第三阵容(1990,1995)。他三度跻身联盟场均得分榜前10位,一次跻身助攻榜前10,6次入选抢断榜前10(他的断球总数排历史第7位)。仅在加入联盟的前两个赛季中,他的场均得分才低于18分。即使在生涯最后一个赛季里,年届35岁的他场均还有18.4分、4.9篮板、5.5助攻和1.8抢断进帐。他在连续8个赛季里有7次场均得分超过20分,其中三次得分超过25。在23-33岁之间的11年里,他场均有22.2分、6.6篮板、6.0助攻、2.1断球、0.7封盖,命中率47%。在他生涯的15个赛季里全都杀进了季候赛,共出战145场。他在季候赛里表现也很出色,场均20.4分、6.9篮板、6.1助攻、1.9断球,其中连续三个赛季里场均有21分、7板、7助攻。他率领开拓者队两次杀进总决赛,分别败给了底特律和芝加哥。在职业生涯晚期被交易到休斯敦后,他作为1995年总冠军火箭队的成员,成为Hakeem身边的完美助力,在季候赛里场均拿下20.5分、7.0篮板、5.0助攻。
2. Karl Malone – No. 13 in 1985
在其献有伤病的19年职业生涯中,Malone正是铁人的代名词。在他前18个职业赛季中,他从未在任何赛季里缺席超过2场比赛,直到他在2003-04年投奔湖人为总冠军作最后一搏的那个赛季,才仅出战了42场。他在(除去新秀季和最后一个赛季的)连续17个赛季里场均拿下20分以上,并且连续14个赛季里场均拿下9个以上篮板,其中连续9个赛季的篮板上双。他职业生涯中有12个赛季的场均得分超过25,其中三个赛季里超过29分(并且有一季超过30分)。他连续14届入选全明星(1988-2002,其中1999年没有举行全明星)。他两度荣膺MVP(1997,1999),而此时他的数据比起自己巅峰状态时已下滑不少,但如果你的黄金岁月是和Magic Johnson和Michael Jordan同一个时代,其中还穿插着Charles Barkley和Hakeem Olajuwon这样的怪物,那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在连续11年入选全明星的这段时间里(1988-1998),拿下了不可思议的数据:场均27.6分、10.9篮板、3.5助攻、1.5断球、0.9封盖,以及超乎想像的53%的命中率。他连续11次入选联盟第一阵容(1989-99),2届第二阵容(1988,2000),1届第三阵容(2001),3届防守第一阵容(1997-99),以及1届防守第二阵容(1988)。他仅次于Kareem Abdul-Jabaar,在历史总得分榜上排名第二。一旦够资格时,他将必定是名人堂的头号候选人,并被广泛认为是史上最好的三名大前锋之一,并且,很不幸的,是未曾赢得过总冠军的最伟大的球员。
1. Kobe Bryant – No. 13 in 1996
从我个人的意见上,很不情愿把Kobe排在Malone之前,因为老实讲我并不是科密,从来都不是。但考虑到他还只有29岁,以及其所获得的荣誉,他很有可能超过Malone,而且如今他已被认为是仅此于Jordan的史上第二强得分后卫。他已经连续十届入选全明星(1998,2000-08,其中1999年没有举行全明星赛),5届NBA第一阵容,2届第二阵容,2届第三阵容,5届防守第一队,2届防守第二队。他也拿下了两届得分王,在2005-06赛季场均拿下35.4分,上赛季则有场均31.6分。但这些成就并未掩盖人们的批评,因为他被人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认定他过于自私而无法令球队变得更好。如今他已回击了这些评论,在拥有了一群更强大的队友后,他越来越成为一个“团队球员”——正如人们在后Shaq时代所希望见到的那样,这也令他跻身本赛季MVP候选人的前3位,而这是他至今未曾染手的荣誉。本赛季他已经连续9个赛季的场均得分超过20分,其中7个赛季超过25分,3个赛季超过30分。他同时也已连续10个赛季拿下场均5个以上篮板,外加连续第9个赛季场均超过4次助攻。他至今已出战131场季候赛,2000-02年之间拿下三届总冠军。季候赛中他场均有23.3分、4.9篮板、4.5助攻。在迄今参加的861场常规赛中,他场均有25.0分、5.3篮板、4.6助攻,但毫无疑问这些数据在今后至少4-5个赛季里还会稳步提升,而他今后也无疑将是名人堂成员。
--
修改:okLahoma FROM 59.66.122.*
FROM 125.7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