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pwifs 发表在HoopChina·篮球场
http://nba.hoopchina.com上周我们回顾了史上选秀顺位第27和28的球员中最棒的生涯经历。本周,我们将继续这特刊系列,来看看另外一组顺位。很高兴收到你们发给我的那些意见,我会一一回复它们的。感谢你们阅读本文。
10. Jerome Williams – No. 26 in 1996
对于Williams打球风格最贴切的描述,就是他那职业生涯早年效力底特律活塞时赢得的外号了。那时他的队友Rick Mahorn称他为“垃圾狗”(Junkyard Dog,’JYD’),因为他打球时充满了粗鲁、强硬、坚韧和凶猛,常常用他的硬汉本色来弥补技巧方面的缺憾。但无论在哪里打球,他都不仅仅是个球迷们的宠儿,而且也对球队助益良多。他在NBA打了9个赛季,但在其出场的总共587场比赛中只先发了169场——其中大部分先发缘于其效力多伦多时。在个人第3~5个赛季效力底特律时,他是球队的重要板凳球员,在那里的2个半年头里他场均抓下7个以上的篮板。他在活塞队打得最好的一年是1999-2000赛季,在仅仅先发一场、场均出战25.6分钟的情况下,每场贡献9.6篮板(全联盟第10)。在多伦多他打了180场比赛,其中先发107场,在那里他打出了职业生涯最好的一个赛季:2002-03赛季,他场均拿下9.2篮板(联盟第9位)、9.7分、1.3助攻和1.6抢断(以上三项均为职业生涯单季最高),命中率达到49.9%。之后被交易到芝加哥和纽约以后,他的角色开始边缘化,直到2005-06赛季宣布退役。职业生涯里他场均上场21.7分钟,贡献6.6分、6.4篮板、1.1断球,命中率50.7%。如果对(所有NBA球员的)个人品格和对社会的贡献来打分的话,他将在这个名单中名列前茅。现在你可以每周四9点-10点在Hardcore Sports Radio的RealGM’s Hoops Show节目中听到他的声音。
9. Samuel Dalembert – No. 26 in 2001
Dalembert终于开始显现出众人对他所期盼的潜力了。他因为伤病缺席了个人的第二个赛季全季,以及之后两个赛季的部分比赛。如今他正在出战个人第六个职业赛季(如果把缺席的那一季也算进去,那么就是第七个赛季),并生涯头一次取得场均两双(11.7分,10.0篮板),同时还有生涯新高的场均2.5封盖。此外在另两个赛季中他场均也有不少于2.3次封盖的表现,但(在本赛季)之前从未有任何一季达到过场均9个篮板以上。人们对于他的指责总是围绕着其不稳定的表现。他可以在一场中轻易拿下18分16篮板,也极有可能在另一场只有4分3板进帐。但这个赛季里这种情况已大有改善,因为他获得了迄今最高的场均33分钟上场时间;而他上赛季的场均30.9分钟则是他(除本季外)仅有的一个平均上场达到27分钟以上的赛季。当他能在低位获得机会时,命中率总是很不赖的(职业生涯中达到53.3%),但这些(进攻)机会大都来自于前场篮板(后的二次进攻)。不过,他还仅仅只有26岁,才刚刚开始步入其高峰期,所以,尽可以预测他在今后5季中场均可以有13分11板3封盖的表现,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难以想像的事情。
8. Al Harrington – No. 25 in 1998
Harrington从高中直接跳级加入了NBA,在他27岁的今天已经打了超过600场比赛。如同许多在这样的低龄段上进入联盟的球员一样,他展现出了个人潜力,却也花了好几年来进化成一个能帮助球队、并且适应NBA比赛的节奏和身体对抗的球员。但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他就是一个很好的球员,够资格在很多球队中出任先发主力,或者扮演一个高效的球队第六人角色。如果撇开他在联盟里的头三年不看,你就会认同这一点。从他的第四个赛季(2001-02赛季,当时他21岁)开始至今,场均上场32.4分钟,拿下15.2分、6.4篮板、2.0助攻和1.0抢断,命中率为45.7%。这段时间里他参加了466场比赛,其中先发305场。你也能看到他在这段时间里进步的轨迹。在效力的首支球队印第安纳中,他主要打大前锋,甚至是中锋,尽管身高仅仅6尺9。但他在自己的前4个赛季里仅仅出手了49次三分球,命中其中可怜的10个。(之后)他开始逐步尝试更多的外线出手,并越来越出色,直至如今成为一个一流的外线杀手,在过去两季中(三分球)命中率超过40%(本季他在金州的快攻体系中估计会出手400次以上的三分球,他对这一进攻模式也感觉如鱼得水)。他才刚刚进入自己的高峰期,尽管可能永远也成不了一个全明星级别的球员,但不管效力于哪支球队,他(在进攻端)都可以是一个稳定的火力点。
7. Kevin Martin– No. 26 in 2004
以Martin的天赋和才能而论,(放在第7位)似乎有点看低他了,但别忘了我们是在讨论球员的职业生涯(成就),而Martin还不具备足够多的佐证可以令我提升他的排名。不过,如果他在今后的7年或者更长时间里能延续其目前的表现,那么他将轻而易举地在这份榜单上跳升一大截。事实上,今年仅仅是他以先发球员出战的第二个完整赛季。在他个人的第二个赛季里(2005-06),由于Ron Artest、Peja Stojakovic和Bonzi Wells悉数因伤缺阵大量比赛,他得以在出场的72场比赛中先发41场,并展现出了飞速的进步。在场均26.6分钟里他取下了一份并不难看的成绩单:10.8分、3.6篮板、1.3助攻和0.8抢断。而在去年,也就是他的第三个赛季,他彻底地爆发了,成为(球队的)大腕。他在进攻端打出了眩目的赛季表现,这本该令他揽下最大进步球员奖(译注:去年的MIP被Monta Ellis拿到)。他场均以47.3%的命中率贡献20.2分,外加4.3篮板、2.2助攻和1.2抢断的好成绩。今年他则更为出色。要不是出场时间不足——由于伤病缺阵了半数的比赛——他场均24.9分的成绩本该在得分榜上排到第5。在保持惊人的命中率的同时,他的篮板(4.6)和抢断(1.4)都有所增长,而他的三分球命中率还更进一步(从38.1%上升到41.4%)。他还仅仅只有24岁,在去年夏天签下了一纸长约,职业生涯前景一片美好。
6. Gerald Wallace – No. 25 in 2001
(对于Wallace而言)萨克拉门托国王做过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扯Wallace职业生涯技术统计的后腿。毫无疑问,国王队了解他的身体天赋,因此在这名麦当劳全美高中明星队成员于Alabama大学打了一个球季后,将他选入球队。然而球队并未培养他并给与其一定的上场时间,而是让他在板凳上坐了三个赛季,总共只打了138场比赛,场均出战9.7分钟。山猫队则见识到了他身上的潜力和前景,因此在2004赛季前的扩军选秀中把当时22岁的Wallace选进球队。他立刻成了球队的先发(在迄今效力夏洛特的236场比赛中先发230场),并迅速在攻防两端展示出了巨大的影响力。而最重要的是,他每个赛季都在全方位地改善自己球场上的能力。他的场均得分从(2004年的)11.1分逐年上涨到15.2、18.1、直到今年的21.5分。他的场均篮板在此期间仅有一季低于6个。他在山猫的第一个赛季中场均助攻仅2.0,而本季已经达到3.4。他每场稳定地贡献不少于2次抢断和1次封盖,其中在2005-06赛季每晚有2.5抢断和2.1封盖。而此前能在一季中拿下这样成绩的仅有David Robinson和Hakeem Olajuwon。他的空中滑翔、以及永不放弃的球风,如今已经成为山猫队中的焦点,而这也为他赢得了”Crash”的外号。在山猫的岁月里,他场均有16.5分、6.6篮板、2.4助攻、2.1抢断和1.4封盖,命中率达到49%。如果能持续这样的表现,在他通往自己顶峰的道路上将会有不止一次的全明星经历在等待着他。
5. Lonnie Shelton – No. 25 in 1976
以6尺8的身高而论,Shelton在低位进攻或是防守对方的中锋和大前锋时总显得身材矮小,但他从不会逃避身体对抗。他在NBA打了10年,其中8个赛季场均得分上双。同时,在他的头7个赛季中,有6季场均篮板超过6个。在这7个赛季里(头两季效力纽约,之后5年在西雅图)他场均贡献13.4分、6.7篮板、2.3助攻、1.2抢断和1.0封盖,命中率为48.9%。他在西雅图打的第一个赛季(1978-79)中,出任先发大前锋并帮助球队夺得总冠军。在季候赛里他场均有12.9分和8.4篮板的数据。在1982年,他场均拿下职业生涯最高的14.9分和3.1助攻,另外还有6.3篮板和1.2抢断,并借此入选了全明星阵容,而那一年西雅图有三人同时入选全明星。虽然篮板数据看起来不高,但请记住他的先发队友中包括了Jack Sikma这个在Shelton的时代中更为出色的篮板手。同样在上述赛季里,他凭借在三秒区内的努力拼抢而入选联盟防守第二队。
4. Jeff Ruland – No. 25 in 1980
尽管除了那些骨灰级死忠之外,Ruland的名字大概不复闻于球迷之耳,但他的确是80年代早期全联盟中最优秀的大个子之一。1981-82赛季在华盛顿子弹队时,他以场均14.4分、9.3篮板、1.6助攻以及56%的投篮命中率入选了新秀第一阵容。在这些对于新秀而言强大的数据背后,更必须指出的是他在子弹队的那个赛季中从未先发出场过任何一场。那年他参加了季候赛,帮助球队杀进第二轮,场均贡献17分9.4篮板。第二个赛季中他出战79场,其中先发47场,在场均26分钟的上场时间里把数据提升到19.4分、11篮板和3.0助攻。在那年的第一轮季候赛,对阵当年最终的冠军波士顿凯尔特人的系列赛里,他的表现更令人难忘:场均24分12.8篮板,外加令人瞠目的7.8次助攻。之后的1983-84赛季,他以场均22.2分、12.3篮板、3.9助攻外加一次封盖的成绩,以及57.9%的投篮命中率,入选了全明星。再之后的一个赛季他因为与Bill Walton相似的严重脚伤而只打了37场比赛,然后又在之后的第5个赛季打了30场,并随后宣布退役。90年代早期他曾短暂复出,但随之宣告结束。其职业生涯场均数据达到光辉的17.4分、10.2篮板、3.0助攻以及56.4%的命中率。如果只算前5个赛季的话,他的数据会上升到场均36分钟,18.8分、10.9篮板和3.6助攻。纵观NBA的历史他是传球最好的大个子之一,也是令当今的体育界为之挠头的“如果他(不受伤)…那将会怎样…”谜团的主角之一。
3. Vlade Divac – No. 26 in 1989
Davic的职业生涯长久而高产,先后在湖人、黄蜂和国王打了总计16个赛季。他被广泛认为是史上最会传球的大个子之一,以及最适合在Rick Adelman于国王队所使用的进攻体系中占据高位的球员。他职业生涯出战1134场,场均上场29.8分钟,拿到11.8分、8.2篮板、3.1助攻、1.1抢断和1.4封盖。他职业生涯中各方面场均数据的巅峰分别是16.0分(1994-95)、10.8篮板(1993-94)、5.3助攻(2003-04)、1.6断球(1992-93)以及2.2封盖(1995-96和1997-98)。上述年限分布的宽泛,揭示了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保持着如何之高的效率,即使要在不同的球队和战术体系中辗转(也没有影响)。22岁至33岁之间,他连续12个赛季场均得分上双。这12个赛季里他出战876场(其中先发813场)。场均12.6分、8.8篮板、3.1助攻、1.2抢断外加1.5封盖。这段时间内他的命中率为49.9%,三分球命中率则是24.5%,成了NBA中第一批7尺以上的三分投手之一。职业生涯16年中14次随队进入季候赛,总计打了121场,场均12.1分、7.5篮板和2.4助攻。他有5个赛季的常规赛中保持全勤,在进攻篮板总数和盖帽总数上排名历史第24位,断球总数排第50位。2001年他入选全明星赛,另外在1989-90赛季时入选新秀第一阵容。
2. John Drew – No. 25 in 1974
Drew的职业生涯时常被人提起,因为他有段不光彩的经历,曾是第一个因为多次触犯联盟药禁条例而被禁赛的人(Drew曾深陷于可卡因,职业生涯中两度进入戒毒所)。但人们忘记了他在11年的球员生涯中6个赛季场均得分突破20。他是个6尺6的摇摆人,并且是他那个时代的顶级球员之一。加入联盟后最初的8个赛季他效力于犹他,然后被交易去鹰队换来Dominique Wilkins(单就交易本身而言是笔值得称道的买卖),在那里他打完了职业生涯剩余的三个赛季。在鹰队中,他单季场均得分从未低于18.5,而这也是他新秀年和效力爵士的最后一年(第8年)中拿到的分数。而在此之间的6年中,他场均得分分别为21.6, 24.2, 23.2, 22.7, 19.5和21.7。同时他的职业生涯命中率为47%,对于锋卫球员而言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就其身材和所打的位置而言,他是个强悍的篮板手,菜鸟赛季就有场均10.7篮板,之后四年中场均分别为8.6、9.1、7.3和6.6个篮板。他的传球并不出色,生涯场均只1.7次助攻,但却另有1.4次断球。他两度入选全明星(1976年场均21.6分和8.6篮板,以及1980年场均19.5分和5.9篮板),同时新秀年也凭借场均两双而众望所归地入选新秀第一阵容(当年的最佳新秀被Jamaal Wilkes 摘走,尽管数据统计上是Drew更占优)。他有7个赛季中罚球出手数和命中数位列联盟前10位。他场均20.7分的职业生涯纪录排在历史上第40位——对于一个第二轮第7号签的人选而言这可是不坏的成绩了。
1. Mark Price – No. 25 in 1986
Price22岁时作为一个高年级的大学球员被克里夫兰骑士在第二轮首位选中。他在菜鸟赛季中从未获得先发,场均仅上场19分钟,拿到6.9分和3.0助攻。但从第二个赛季开始,他开始变身为那个时代的优秀控位之一,外加由古及今最强大的投手之一。他职业生涯90.4%的罚球命中率是全NBA史上最高的,同时他40.2%的三分球命中率排史上第20位。在连续的8个赛季中,他场均至少贡献15.8分,其中四度达到场均18.2分以上。同样在这段时间里,他仅有一个赛季的场均助攻少于7次——那是他的第二个赛季,场均有6.0次助攻。还是在这段岁月里,他仅有一季的场均抢断少于1次。这8年中(你也可以称之为Price的巅峰期),他总计出战515场比赛,场均在32.9的上场时间里拿下17.5分、2.7篮板、8.0助攻和1.4抢断。这发生在1987-1995年之间,一个NBA盛产出John Stockton、Tim Hardaway、Mark Jackson、Magic Johnson、Isiah Thomas和Gary Payton这些伟大控卫的年代。看看这些名字吧,你会更震撼于Price在此期间四度入选全明星(1989,92,93,94),三度入选NBA第三阵容(1989,93,94)以及一次入选第一阵容(1991-92赛季)。他甚至在1990-91赛季本也有望赢得这一荣誉,但他因伤只打了16场比赛。纵观其职业生涯,他总计出战722场,场均奉献15.2分、2.6篮板、6.7助攻和1.2抢断。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