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pwifs 发表在HoopChina·篮球场
http://nba.hoopchina.com上周我们把第25和26顺位放在一起讨论,本周是我们第一次专注于一个顺位的人选。尽管在这个顺位上并没有大把天赋横溢的球员,但在23顺位上也没有谁应该被剔出来混在这里一起谈论。何况,选秀日之前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尽可以来消磨……
10. Jay Vincent – No. 24 in 1981
Vincent在Michigan State度过的大三和大四赛季中都是Big Ten联盟的得分王,然而在选秀日他却滑落到了第二轮,因而他是怀抱着证明自己的意愿进入到职业联盟中的。他打出了NBA史上最出色的新秀赛季之一:场均21.4分、7.0篮板、2.2助攻、1.1抢断,命中率达到49.7%——在最佳新秀评选中他惜败于那年场均超过15分12板的Buck Williams,而各自球队的战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奖项的归属:Vincent的成绩来源于当年仅28胜的小牛队,而Buck则是效力55胜的雄鹿并拿下分区冠军。Vincent的职业生涯中另有两个赛季表现不俗,分别是他的第二个赛季(场均18.7分、7.3篮板、2.6助攻)和两年之后的那一季(场均18.2分、8.9篮板、2.1助攻)。除此之外,他只有一个赛季中场均得分超过15分,而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两个赛季则是辗转于四支不同的球队,上场时间寥寥无几。在9年的NBA生涯中,他只出战576场,其中先发了225场,场均上阵27分钟,以47.4%的命中率拿到15.2分,外加5.5篮板和2.0助攻。
9. Derek Fisher – No. 24 in 1996
今年33岁的Fisher已经在NBA打了12个年头,如今已回到了当初选中他进入联盟、并且涵盖了其个人最出彩时光的洛杉矶湖人。他从来不是全明星球员,也没拿到过什么个人荣誉,但他表现稳健,且能保持健康(在他过去的11年中,有6个赛季的常规赛里保持全勤)。最近8个赛季中,他有7季的场均得分上双(但最高也只是13.3分),职业生涯中有8个赛季的场均断球超过1次。在总计参加的825场比赛(其中先发393场)中,他场均出战25.6分钟,拿到8.9分、2.2篮板、3.2助攻和1.1抢断,三分球命中率达到37%。当然,Fisher的成名不是缘于他的常规赛表现,而是源于他在季候赛里的发挥。他是湖人队三连冠阵容的一员,和Robert Horry一样,常为球队在时间将尽时射中关键球;他最有可能垂名青史的就是那次最后0.4秒的三分线外接球绝杀。
8. Rick Fox – No. 24 in 1991
Fox是我们的文章里第一位被提及的加拿大球员,没人认为他是全明星水准的角色,但他在职业生涯中是个出色的球队万能胶,什么方面都能来几下子,并且总计拿到了三次总冠军。他的13个NBA赛季中,前6年效力于将他选入联盟的凯尔特人,在那里的最后两个赛季是他进攻端表现最出色的两季。1995-96赛季他场均14.0分、5.6篮板、4.6助攻、1.4断球,1996-97赛季则达到15.4分、5.2篮板、3.8助攻和2.2断球。他在洛杉矶湖人效力的第一个赛季充任先发,场均12.0分、4.4篮板、3.4助攻和1.2断球,随后的几个赛季中担当替补,直到2000-01赛季又重归主力行列。他总计出战930场常规赛,其中先发586场,场均在25.5分钟里奉献9.6分、3.8篮板、2.8助攻、1.0断球,投篮命中率45%,三分线外命中率34.9%。在参加的111场季候赛中,他场均上场22分钟,拿到6.6分、3.2篮板、2.2助攻。
7. Mike Newlin – No. 24 in 1971
Newlin在NBA里打了11个年头,不但高产,而且能保持健康。他在总计可能出战的902场常规赛中参加了其中837场,只有一个赛季中出场少于76次,那是1977-78赛季,他只打了45场。他是个6尺4的摇摆人,也不惮于杀进篮下。除了新秀赛季和最后一个赛季外,他每年的场均得分都能上双,职业生涯各方面最好的数据分别为14.9分、3.0篮板、4.0助攻和1.0断球。在退役前的倒数第二和第三赛季中,他效力网队,两季分别场均劈下20.9分和21.4分。职业生涯中,他另有三个赛季的场均得分过17,而这三季他都效力于休斯敦。他同时还是个精准的投手,生涯命中率46.6%,罚球命中率87%,排在史上第20位。他有9个赛季中跻身联盟罚球命中率前10名。他在1975-76赛季拿到的场均5.6助攻排名当季联盟第10位。他只打过3次季候赛,总计22场比赛里场均14.8分、3.3篮板、4.7助攻和1.3抄截,命中率为50%。
6. Arvydas Sabonis – No. 24 in 1986
Sabonis的职业生涯是体育界中又一个“要不是……那么会……”(”what-if”)的传奇故事。尽管在1986年就被选中,但由于其祖国前苏联的政治原因,以及他在政治动荡平息后与欧洲球会签订的合约,直到1995-96赛季他才登陆NBA。人们认为他即使不是欧洲出产过的最好的大个子,起码也是其中之一,但不幸的是北美的球迷从未见识过他的巅峰时期。当他来到美国时已经31岁,双腿满是伤病。在新秀赛季里他场均出战23分钟,拿下14.5分和8.1篮板,险些包揽最佳新秀和最佳第六人奖项。他表现最好的赛季在1997-98,33岁的他场均16.0分、10.0篮板、3.0助攻和1.1封盖,命中率49.3%。在NBA的7年里他总计打了470场比赛,场均12.0分、7.3篮板和2.1助攻,甚至投中了136个三分球,其中前三个赛季里每季都命中30个以上。要不是这份榜单只讨论球员的NBA生涯,Sabonis的排名将会更高。
5. Larry Smith – No. 24 in 1980
以6尺8的身高和215磅的体重,Smith看上去像个小前锋,但他在13年职业生涯里都在低位与大个子们缠斗。从他以新秀身份踏上球场的那一刻起,他就是那个时代最好的篮板球手之一,尤其是在进攻篮板方面。他在8个赛季里跻身联盟进攻篮板总数前10位,另有5个赛季的场均篮板数排进前10名。Basketball-Reference.com上有一项数据叫“进攻篮板比”(Offensive Rebounding Percentage),Smith有8个赛季里排这项数据的前5位,其中三次领跑全联盟。在这项数据上他排名历史第4,仅次于Jayson Williams、Dennis Rodman和Moses Malone。在“总篮板比”(Total Rebound Percentage)上他排在历史第5位。与其他球员不同,他表现最好的是其新秀赛季。这一季中他场均9.6的得分是个人职业生涯第二高,而12.1篮板和5.3进攻篮板则是生涯最高。在前8个赛季中他场均篮板都超过9个,其中有5个赛季更是上双。终其职业生涯场均6.7分、9.2篮板,命中率53%,并在1980-81赛季入选新秀第一阵容。
4. Terry Porter – No. 24 in 1985
在云集了Ewing和Malone的1985年选秀中,Porter被视作是低位的边缘人,但在经历了17个赛季的1274场常规赛和124场季候赛之后,这个低顺位的选秀可以被视作是神偷的手笔了。他表现最出色的是在其第2-7个赛季,这也是他仅有的保持首发的一段时间。在这567场比赛中,他每晚打35分钟,拿到16.7分、3.9篮板、8.1助攻和1.7抢断,投篮命中率48.1%,三分球命中率36.1%,罚球命中率则有84.8%。他职业生涯中各方面最好的场均数据分别为18.2分、4.6篮板、10.1助攻和2.0抢断。他有5个赛季中场均助攻过8,另有9个赛季的场均得分上双。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个高产的替补球员,也是年轻球员的良师益友。他职业生涯中常规赛的数据为场均12.1分、3.0篮板、5.6助攻、1.2抢断。他在1991年和1993年两度作为开拓者队的一员入选了全明星。1990年和1992年中他随开拓者队打进总决赛,前一次输给了底特律,后一次输给了Jordan领军的公牛队。尽管他的职业生涯最后三年在圣安东尼奥度过,却未能染指总冠军——他在马刺1999年夺冠后加盟,撞上了湖人的三连冠时代。季候赛中他场均贡献14.7分、3.0篮板和5.0助攻。而在1990-92年波特兰队史上最成功的三次季候赛之旅中,他场均有19.8分、3.7篮板和6.7助攻。他有5个赛季中场均助攻排联盟前10,三个赛季中三分球命中率排前10,还在6个赛季的常规赛里保持全勤。
3. Andrei Kirilenko – No. 24 in 1999
“AK47”被爵士队选中时年仅18岁,但他直到2001-02赛季自己20岁时才登陆NBA 。他立刻在球场上发挥了作用,在那个赛季里先发出场40次,场均10.7分、4.9篮板、1.1助攻、1.4断球外加1.9封盖,入选了新秀第一队。从那以后,他成就为全联盟最出色且万能的防守人之一,将自己的敏捷、臂展、强壮和篮球智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个人第二个赛季中,他的场均数据提升到12.0分、5.3篮板、1.7助攻、1.5断球和2.2封盖。然后在第三个赛季里(2003-04),他继续全方位地进步,数据变成16.5分、8.1篮板、3.1助攻、1.9断球和2.8封盖,入选了全明星阵容和联盟防守第二队。那一年他在场均封盖上排联盟第三,场均断球则排第四,史上只有两个球员在这两项统计上都跻身联盟前5位(另一个是David Robinson)。他也是第二个拿到单场5×6的球员:在2006年1月3日对阵湖人时拿下14分、8篮板、9助攻、6断球和7封盖(你问另一个做到这一点的是谁?Hakeem Olajuwon)。接下去一年里他拿到职业生涯新高的场均3.3封盖,再之后一年也有场均3.2封盖外加生涯新高的4.3助攻。2004-05赛季他再度入选防守第二队,并在之后的一年晋身防守第一队。上个赛季他在球队(Deron Williams和Carlos Boozer掌舵的)新的进攻体系中迷失,得分下滑到7分,同时防守成绩也受到牵连(场均1.1断球、2.1封盖),篮板球则跌倒生涯最低(每场4.7)。今年他有所反弹,场均12.0分、5.6篮板、并有生涯新高的4.9助攻,另有1.2断球,而封盖则跌到最低的场均1.8次;但他的命中率上升到新高的50.5%。他还只有26岁,并且仍是联盟中最出色的多面手之一。所以,如果他能找到一个球队或一套体系来更好地发挥其能力,那么他将恢复全明星球员和联盟最强防守人之一的水准。
2. Sam Cassell – No. 24 in 1993
还有谁比Cassell参加选秀的时机更好吗?他加入联盟的那个赛季,正是Jordan转行去打棒球的时候,而他则傍着Hakeem在自己的新秀赛季和第二个赛季中连夺两届总冠军。Cassell的职业生涯与其说是星光熠熠,不如说是老而弥坚——今年38岁的他如今正打着第15个NBA赛季,并且连续13个赛季中场均出战不少于24分钟、场均得分不低于12分。他曾连续三年场均得分过19,另有两年过18、1年过17。相比于很多球员的巅峰期出现在25岁左右至30岁之间,Cassell的高潮来得更晚些——28-34岁之间,在这7年中(1997-98到2003-04赛季),他出场473次,其中先发462场,每晚打33.7分钟,场均贡献18.8分、3.5篮板、7.0助攻和1.3抢断,投篮命中率46%,罚球命中率87.5%。他唯一一次全明星经历出现在2003-04赛季,那年他场均有19.8分、3.3篮板、7.3助攻和1.3断球。这些数据也帮他入选了当年的联盟第二阵容,而森林狼在Cassell和拿到MVP的Kevin Garnett的努力下,取得58胜并夺走常规赛分区冠军。他助攻最出色的赛季是1997-98(场均8.0)和1999-2000(场均9.0)。至今,他已经打了967场常规赛,其中先发680场,场均15.9分、3.3篮板、6.1助攻以及1.1断球。在参加的115场季候赛中,他场均有13.6分、2.9篮板、4.9助攻的表现,其中作为休斯敦的板凳球员随队拿下了仅有的两枚冠军戒指。
1. Latrell Sprewell – No. 24 in 1992
Sprewell作为一个球员,更多是因其场外因素而非球场表现受到关注,不幸的是,(造成这一点)恰是因为他常年以来都是个很优秀的球员。他出战了913场常规赛,其中先发868场。其职业生涯场均上场38.6分钟,拿下18.3分、4.1篮板、4.0助攻、1.4抢断。在他打的13个赛季中有5季他场均上场超过40分钟,另外有三个赛季达到场均39分钟。仅仅在新秀赛季和最后一个赛季中,他的场均得分才略低于16分。新秀赛季中,他以场均15.4分、3.5助攻和3.8抢断入选了新秀第二队。第二个赛季里他一跃成为联盟的一流角色,场均21分、4.9篮板、4.7助攻和2.2断球,入选了全联盟第一阵容和防守第二阵容,同时这一年也是他首次入选全明星(职业生涯4度全明星:1994,95,97,2001)。他表现最好的一个赛季是1996-97,场均劈下24.2分、4.6篮板、6.3助攻,这也是他效力于金州勇士的最后一个完整赛季。随后他在纽约打了5年,又在森林狼打了2个赛季,直至现在还没有正式宣布退役,尽管看起来他对回归球场没什么兴趣(或者说,没有哪支队有兴趣请他出山)。在纽约和森林狼时,他都帮助球队在季候赛中晋级,并曾在99年的缩水赛季里杀进总决赛,最终成全了马刺队史上的首个总冠军。在打过的62场季候赛中,‘Spree’场均出场41.1分钟,贡献19.7分、4.3篮板和3.4助攻。根据basketball-reference.com的统计,他的职业生涯中一共赚到了9600万美刀——这对于一个24顺位的球员来说是个不错的成绩,足够拿来养家糊口了。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