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pwifs 发表在HoopChina·篮球场
http://nba.hoopchina.com在本期第17顺位上仅有一位名人堂成员,但你肯定会想到,某些总经理们会巴不得时光倒流,重新来选择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那些滑落到更低顺位的名人堂球员们。迄今为止我所能确定的一件事是,(同一)顺位(的球员)之间不存在什么稳定性。我们很少会看到一年又一年(在某一位置上)先后被挑中的球员,在选秀之后都能取得相似的成绩。我想这证实了选秀的确是一门不怎么精确的学问,顺位的变化往往就是撞大运。
本周,除去这一位名人堂球员之外,我们还将见到一些生猛的大个子、一些赛场上的防守专家、一位在不久将来可能会进入名人堂的教练、以及两个蒸蒸日上的年轻人。
下周,在第16顺位上,我们将迎来也许是史上最伟大的传球手。敬请期待,切勿转台。
10. Danny Granger – No. 17 in 2005
Granger的表现已经充分证明了他在这个年龄层上是多么出色的一名球员,以及由着他滑落到第17顺位上才被选中是多么可悲的决策。我认为Granger比那些被我筛除的场均13分钟左右的角色球员更有资格入选这份榜单,因为他所做到的已经不仅于此,而且只要不受伤,肯定将拥有一个更棒的职业生涯。他在新秀赛季每场上场22分钟,拿下7.5分,抓4.9个篮板,命中率为46%。随后一年他成为球队的先发小前锋,场均在34分钟里拿下13.9分、4.6篮板。今年是他的第三个赛季,也是他大爆发的一年,已经成长为队中的关键先生,并很有可能成为球队未来的王牌球员。本赛季他在场均35分钟的时间里,得分上涨到18.6分,篮板增加到5.9个,助攻上升到2.0,同时也成为范特希玩家们梦寐以求的防守悍将,场均送出1.2抢断和1.0封盖。他还成为了一门致命的长程火炮,去年和今年的三分命中率分别为38.2%和39%,生涯至今罚球命中率达到82%。我想他未来将会成长为一个全明星级的球员。
9. Bucky Bockhorn – No. 17 in 1958
Bockhorm的职业生涯相对短暂且并不出彩,总共参加的474场比赛都效力于辛辛那提皇家队。他是一个6尺4的双能位,投篮能力并不出众(生涯命中率40.3%),却非常适合指挥球队进攻。在他的总计7个赛季中,前5季里场均得分上双。他场均得分最高的一季是第4个赛季,每场有15.8分;而篮板最多的则是新秀季,场均6.5篮板;助攻高峰也出现在第四个赛季,场均4.6次。他三度随队打进季候赛,表现最好的一次是1961-62赛季,场均拿到17.0分、4.8篮板、5.0助攻,但球队止步第一轮。随后两个赛季中他所在的球队都迈过了第一轮的门槛,却无法更进一步,因为凯尔特人那时正忙于其八连冠的制霸伟业。终其职业生涯他场均贡献11.5分、4.7篮板、3.5助攻。
8. Josh Smith – No. 17 in 2004
如同许多(从高中)跳级进入职业篮坛的球员一样,这个6尺9、225磅的前锋职业生涯至今都困扰于如何在场上保持稳定性,但当他在比赛中进入状态时,他的场上表现就充满了观赏性,并且化身为一个杰出的全能天才球员。他在新秀赛季先发了59场,场均拿到9.7分、6.2篮板、1.7助攻、0.8断球,并送出显眼的1.9封盖,从而跻身NBA中最好的弱侧补防封盖手之列。他拥有天外飞仙般的运动能力和弹跳,以及不可思议的臂展和对(盖帽)时机的良好判断。在第二个赛季里,他的数据提升到场均11.3分、6.6篮板、2.4助攻、0.8断球、2.6封盖。而在第三个赛季里他更进一步:场均16.4分、8.6篮板、3.3助攻、1.4抢断、2.9封盖。你可以发现,他的篮板球数飞速上涨,这是因为亚特兰大阵中拥有如此之多的锋卫线天才,使得Smith不得不在很多时间里出任大前锋。这也使他的站位更靠近篮下从而有助于完成盖帽。在过去两年都受困于命中率问题后(过去两年均低于44%),今年Smith的命中率有所提升(45.3%);然而他还是有着太多的外线浪投,而这显然不是他的强项。本赛季他的数据上升到全明星级别,除了篮板外都是生涯新高:场均17.2分、8.3篮板、3.5助攻、1.6断球、3.0封盖。上赛季他在联盟场均封盖榜上排第2,今年同样如此。除了不稳定的跳投之外,他同样受困于自己的失误率,过去两年中场均失误都超过3个。考虑到有传言说他和主教练Woodson之间有矛盾,也许他应该换个环境(今年夏天他将成为受限制的自由球员)来寻求真正的爆发。
7. Larry Drew – No. 17 in 1980
Drew是一个在NBA打了10年的控位。他在若干个赛季中表现不错,但却都是效力于一些烂队(生涯只有4次打进季候赛),他表现最好的一个赛季是1982-83效力堪萨斯国王队时,场均数据都达到生涯最高的20.1分、2.8篮板、8.1助攻和1.7断球。当年度他在联盟助攻榜上排名第4,并在之后一个赛季排名第9(场均7.6助攻)。此后他的场均得分再未达到过17分以上,但他在连续7个赛季中场均得分上双,并在此期间有6个赛季的场均助攻超过5次。那几年里他场均在29.3分钟里有13.8分、2.0篮板、6.1助攻、1.3断球进帐。他的效率也很出色,生涯投篮命中率为46.7%(三个赛季中超过47%),并且仅有一个赛季的场均失误超过3次。他职业生涯共出战714场,其中先发341场,每场在25.7分钟里贡献11.4分、1.8篮板、5.2助攻、1.1抢断。
6. Doug Christie – No. 17 in 1992
Christie被广泛认为是他那个时代最出色的外线防守者之一,三度入选联盟防守第二阵容(2001,02,04),一次入选防守第一阵容(2003)。并且他在连续8年中,有7年跻身联盟抢断榜前5位(1997-99,2001-04),其中6个赛季的场均抢断超过2次。被扩编的新军多伦多猛龙挑走后,他在场上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在联盟里打出了名号。在他效力于猛龙的四个完整赛季中,他先发282场,并陪伴Vince Carter度过了其在NBA中的前两个赛季。这四个赛季也是Christie在NBA中最高产的四年,场均在接近36分钟的时间里拿下14.7分、4.6篮板、3.9助攻、2.2断球和0.6封盖。这一成功的表现令他得以转投国王队,成为这支在最近十年的早期相当具有竞争力的球队中的一员。(在国王队中)他在进攻端有所滑落,因为球队有了Chris Webber、Peja Stojakovic和Mike Bibby后,他不再是球队的进攻选择点,但他是队上的王牌防守人,并借此帮助球队赢得两次分区冠军。其职业生涯的827场比赛中,场均在31.5分钟里有11.2分、4.1篮板、3.6助攻、1.9断球、0.5封盖,罚球命中率达到82%。他参加了58场季候赛,场均有9.5分、4.9篮板、3.8助攻、1.6断球。
5. Don Nelson – No. 17 in 1962
Nellie作为球员曾5次拿下NBA总冠军,你也许会据此认为他的排名应该更高得多。但请看看他所效力过的球队以及身边的那些名人堂巨星吧。所有这些冠军头衔都来自于1966-76年间效力凯尔特人时,而他有幸与诸如Bill Russell、Dave Cowens、John Havlicek、Sam Jones和Jo Jo White这些巨星共事。尽管就算没有了Nellie,凯尔特人也极有可能照旧拿下这些冠军头衔,但还是请不要忽略了他的的确确是这些伟大球队中的一员,并且是一名主要的板凳球员。他在凯尔特人效力了11年(此前他在湖人打了2年,又在芝加哥打了1年),其中7个赛季的场均上场时间超过20分钟。尽管只是替补,但他在其中9个赛季里场均得分上双,证明了自己是全联盟最好的板凳球员之一,足以在联盟其他一大票不像凯尔特人这么人满为患的球队里出任先发。他在4个赛季中场均得分超过13.8分,而相对的他的出场时间从未多于27.5分钟。他同时也在7个赛季中场均篮板超过5个,其中有一季达到6.9个,还有一季达到7.3个。他共出战了1053场常规赛,场均在20.6分里拿到10.3分、4.9篮板、1.4助攻,命中率为48%。他在参加的150场季候赛里的表现也如出一辙:场均在21.4分钟里贡献10.5分、4.8篮板、1.4助攻,命中率为49.8%。所以,别仅仅因为他不是先发球员就轻视于他,他是这些冠军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为球队奉献高产的得分和篮板。
4. Jermaine O’Neal – No. 17 in 1996
O’Neal高中一毕业就被波特兰这支拥有深厚前场阵容(Rasheed Wallace、Cliff Robinson、Arvydas Sabonis、Brian Grant、Gary Trent)的队伍选中,因此他除了垃圾时间外都只能坐在球场边充当看客。但他在训练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习,一旦获得(上场)机会时,他就能抓住机遇。在波特兰的替补席上坐了4个赛季之后,他转去了印第安纳并成为他们前场位置上的绝对先发。他在那里的第一个赛季就取得成功,场均拿下12.9分、9.8篮板,并有生涯新高的2.8封盖。而之后一个赛季则是他爆发的一年,当年度他以场均19.0分、10.5篮板和2.3封盖的成绩荣膺2001-02赛季的最大进步球员奖。他也在23岁的这一年首度入选全明星,并于此后连续六年成为全明星。在这一年之后的两个赛季里他都跻身20-10俱乐部,并在再之后的两个赛季中也有场均20分以上进帐,其中包括在2004-05赛季拿下生涯最高的场均24.3分。然而本赛季他陷入了迷茫——新教练、新的进攻体系、新队友,这一切令他经历了自离开波特兰后整体而言最糟糕的一个赛季,场均仅有15.3分、7.3篮板、2.2封盖,命中率为可怜的44%。在其职业生涯中伤病始终伴随左右,令他在过去4个赛季中球队总计的313场赛事里仅出战了197场。尽管能打出全明星级的数据,但我可不认为一个仅能打上半个赛季的球员有资格成为球队的基石。不过尽管如此,当他能上场时,仍然能为步行者队做出贡献。在为步行者出战的505场比赛中,他场均有19分、9.5篮板、2助攻、0.7抢断和2.4封盖。如果把其中的第一年和今年的表现都去掉,他的数据会变成场均20.6分9.8篮板。这样的成绩帮助他两度入选联盟第三阵容(2002, 2003),一次入选第二阵容(2004)。如果他无法从伤病泥潭中挣脱并在剩余的职业生涯里取得成功,我会认真考虑把Nellie的名次提升到他之前——至少你可以指望Nellie年复一年地打满整个赛季。
3. Richie Guerin – No. 17 in 1954
尽管在1954年就被选中,但Guerin直到1956-57赛季才加盟NBA的尼克队。从此他开始了自己13年的职业生涯,其中不乏精彩的赛季表演,包括1958-1963期间连续6度入选全明星。在这6年中,他以6尺4寸、195磅的身材成为联盟中最优秀的后卫篮板手之一。他有连续4个赛季的场均得分超过20,其中在1961-62赛季场均拿下29.5分(不过这一成绩在当季仅仅排到联盟第6)。在上述6个赛季中他以尼克队全明星球员的身份,场均贡献21.6分、6.7篮板和5.7助攻(那时抢断和盖帽尚未纳入统计),投篮命中率41%,罚球命中率78.8%。他在1958-59赛季(场均18.2分、7.3篮板、5.1助攻)、1959-60赛季(场均21.8分、6.8篮板、6.3助攻)和1961-62赛季(场均29.5分、6.4篮板、6.9助攻)三度被选入联盟第二阵容。在他最后的6个赛季里,场均出场时间从未超过30分钟,场均得分也从未达到15分以上;但他职业生涯场均仍在32分钟里攻下17.3分、5.0篮板和5.0助攻——足以可见其高峰期时的数据有多么出色。
2. Shawn Kemp – No. 17 in 1989
Kemp在其巅峰期时是NBA中最具观赏性的、激动人心的球员之一。尽管有着那样高大的身材(6尺10寸,230磅,之后越来越重越来越重……),他却能飞跃球场中任何人的头顶。名人堂成员Magic Johnson和Charles Barkley在今年的扣篮大赛上曾说,Dwight Howard是自Shawn Kemp之后最具运动才能的大个子(大意如此)。这能让现如今的球迷多少窥见到Kemp当年是如何的天马行空。他在进攻端是对方的梦魇,被昵称为“雨人”(Reign Man)和“人类之子”(Man Child)。他是这张榜单上第三个曾连续6届入选全明星的球员(1993-1998)。他在连续10年中场均拿到15分和8篮板以上的成绩。曾有连续6个赛季的场均篮板上双,另有连续6个赛季中场均得分超过18分。在他的前7个赛季中,有6个赛季的场均封盖超过1.5次。他在6个赛季里投篮命中率超过5成,10个赛季里场均抢断不少于1.5次(这对一个大个子来说可不同寻常)。在因为场外因素而衰落之前,Kemp是联盟里顶尖的大个球员之一,并且在1994年时和Shaq一起代表梦二队参加了世锦赛。在1991-92到1998-99之间的8个赛季里,他场均贡献18.4分、10.3篮板、2.1助攻、1.4断球和1.5盖帽,投篮命中率51%,罚球命中率74.4%。他甚至于96-97赛季在三分线外做到33投12中。在1995-98之间参加的40场季候赛中,他场均有22分、11.1篮板、2.1助攻、1.3断球和1.7封盖。96年超音速队杀进总决赛,他在季候赛中场均21分10板。除了入选全明星外,他还连续三年入选联盟第二阵容(1994-96)。
1. Bill Sharman – No. 17 in 1950
Sharman在NBA中打了11个赛季,前10季都效力于凯尔特人。他和Bob Cousy一起构建了闪电般的后场,并率领凯尔特人四夺总冠军,Sharman也由此在名人堂中赢得一席之地,以此来纪念他做出的不朽功绩。他职业生涯中曾连续5年场均得分超过19分。而在那个时代,投篮命中率普遍比现在低得多。Sharman是历史上首位投篮命中率超过40%的后卫球员,并且他在其生涯的后9个赛季中都做到了这一点,职业生涯命中率达到42.2%。他曾7次领跑于联盟的罚球命中率排行榜,另有三次也跻身前5。他生涯中88.3%的罚球命中率排在历史第11位。他在1953-60年间连续8次入选全明星。他曾连续4年(1956-59)被选入联盟第一阵容,另有三次(1953,1955,1960)入选第二阵容。他职业生涯的数据(场均17.8分、3.9篮板、3.0助攻)与其他名人堂球员相比并不怎么华丽,但他出色的投篮手感和为球队胜利做出的贡献,令他的地位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