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pwifs 发表在HoopChina·篮球场
http://nba.hoopchina.com上周我排定了NBA选秀史上第8顺位的十强球员,理所当然的,这次就要来说说第7顺位被挑中的最优秀的球员们。下周我们还有一票球员等着进榜,所以赶紧进入正题吧。
10. Luc Longley – No. 7 in 1991 (Minnesota)
从个人生涯表现来看,许多在第7顺位上的球员要强过Longly,但Longly于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地方,并就此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支史诗般的芝加哥公牛(后一个)三连冠中的重要一员。十年生涯中,他的场均数据仅仅只有7.2分、4.9篮板,却赢回了三枚总冠军戒指供他摆在家中展示。
他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杰出的球员之一,也是在NBA中出场次数最多的澳洲球员。他表现最好的赛季是1997-98赛季,那年芝加哥取得了他们第二个三连冠时代中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冠军。Longly在那年中场均获得11.4分、5.9篮板,为这一段联盟史上伟大的芝加哥王朝画下句点。
9. Mike Gminski – No. 7 in 1980 (New Jersey)
1980年Gminski在第7顺位被网队选中,这将是他在其15年职业生涯中效力的四支球队之一。他是Duke校史上最好的球员之一,其43号球衣在母校退役,而他的得分、篮板和封盖都排在校史记录的前10位。
职业生涯中,他一共砍下10,953分,即使在生涯晚期出场时间寥寥,他场均还是有11.7分进帐。有四个赛季中他的场均得分超过15分,其中在1989年效力76人时他场均贡献生涯最高的17.2分。他曾有一个赛季里贡献出场均两双,那一季他先后效力网队和76人队,在出战的71场比赛中,场均拿下16.9分及10.0篮板。
8. Quinn Buckner – No. 7 in 1976 (Milwaukee)
Buckner的生涯(数据)平平无奇,但他是史上仅有的三个在高中、大学、职业篮坛、国际赛事中都赢得过冠军的球员之一。在其719场职业赛事中,他场均仅贡献8.2分和4.3次助攻,但在1984年他随同波士顿凯尔特人赢得了总冠军。
1980-81赛季效力雄鹿时,他拿下生涯最高的场均13.3分、4.7助攻和3.6篮板,毫无疑问这是他数据表最出彩的一年。在球场上不为人所注目的防守端,他的表现值得自傲,生涯中两次入选NBA防守第二阵容。他的运动能力早年间就已展现出来,在离开印第安纳大学并被雄鹿队挑中的同年,他在NFL选秀中也被华盛顿红皮队(Redskins)选中。
7. Kirk Hinrich – No. 7 in 2003 (Chicago)
也许芝加哥的球迷会不同意我(关于Hinrich排名)的说法,但过去五个赛季中Hinrich已经证明了自己是这个联盟中最好的控位之一。2004年他和LeBron James、Carmelo Anthony、Dwayne Wade和Chris Bosh一起入选新秀第一阵容
此外,2007赛季中他场均贡献1.3次抢断,与前队友Ben Wallace一起入选联盟防守第二阵容。 Hinrich曾代表美国国家队出战,在2006年日本举行的世锦赛上获得一枚铜牌。他生涯迄今场均贡献14.4分、6.4助攻、3.5篮板和1.3抢断,这使得很多人相信他的未来还大可期待。
6. Vinnie Johnson – No. 7 in 1979 (Seattle)
Johnson在超音速队打了两个多赛季,随后在1982-83赛季中期被交易到活塞队。在那里,他在大多数时间里作为Isiah Thomas和Joe Dumars的替补,为自己赢得了“微波”(Microwave)的绰号。在他参加的984场NBA比赛中,仅仅先发172场,只有一个赛季里他的场均出场时间超过了30分钟,他就是那个时代的Manu Ginobili。
他跟随活塞队在1989、1990年连续赢得了两次总冠军,这也巩固了其在球队历史上的地位。1992年他在代表马刺出战60场后退役,仅仅两年之后,即1994年,底特律将他的15号球衣退役。他从未染指任何个人荣誉,但他是个出众的球员,并在1990年总决赛中用一个14尺跳投拿下第五场,帮助球队赢得第二个总冠军。
5. Richard Hamilton – No. 7 in 1999 (Washington)
离开大学后,Hamilton这位康大的传奇球员并未花费太多的时间,就顺利地将他在大学篮坛的成就复制到了职业赛场。Rip在前三个赛季里效力奇才队并表现出色,场均为华盛顿拿下15.6分,但在2002年夏天他被交易去了底特律,在那里他将自己的表现又提升了一个等级。
作为活塞阵中一员,他三度入选全明星(2006-08),并在2004年随同底特律击败星光四溢的湖人队,赢得了总冠军。他生涯至今场均斩获17.9分,其中两个赛季里场均得分超过20分。而他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总是被低估,事实上他生涯至今场均还能贡献3.3篮板和3.3助攻。
4. Chris Mullin – No. 7 in 1985 (Golden State)
Mullin是NBA历史上最高产的射手之一,生涯中总共有17,911分进帐,场均18.2分。他的前12个赛季都在勇士队度过,其中两个赛季里场均出战40分钟以上。1988-93的连续5个赛季中,他的场均得分都超过25分,随后他的身体开始衰退,并最终被交易去了步行者队。
他在印第安纳的头两个赛季里表现不俗,但在2000年步行者大战湖人的总决赛中,他仅仅作为替补的角色球员出场(那一赛季中他场均仅出战12.4分钟,拿到5.1分)。随后Mullin以自由球员身份与勇士队签约,并最终在那里退役。Chris是1992年那支原版“梦之队”的成员之一,并为自己赢回了第二块奥运金牌(1984年时他曾赢得过奥运冠军)。同时他还5次入选全明星,四次入选联盟第一/二/三阵容。
3. Bernard King – No. 7 in 1977 (New Jersey)
King是他那个时代中最优秀的得分手之一,职业生涯中仅仅出战了874场就拿下19,655分。以一个身材单薄的6尺7寸小前锋而言,他同时也是个不错的篮板手(场均5.8篮板)。他辗转各地,在6个赛季里先后效力5支球队(其中两个赛季效力网队,并在那里结束了其职业生涯),但在每一站都给人们留下了深远的印象。
他在新秀赛季就砍下令人咋舌的场均24.2分,而在1985年他出战55场,取下联盟最高、也是他生涯最高的场均32.9分。他的高得分绝非出于偶然:他曾在8场比赛中得分超过50分,并在某年圣诞节对阵尼克队时砍下60分。他职业生涯场均有22.5分进帐,如果不是在1985年遭受膝盖伤势的话,他很有可能将名列联盟历史总得分榜的前茅。那张伤病令他错过了表现出色的1984-85赛季的尾段,并缺席了1985-86整个赛季。
2. Kevin Johnson – No. 7 in 1987 (Cleveland)
1987年选秀大会上,克里夫兰在第7位选中了Johnson,不过由于Mark Price牢牢把持着先发控位的位置,骑士队将他交易去了太阳队。K.J.立即在那里爆发,于1988年4月成为当月最佳新秀。他在个人第二个赛季、也是效力凤凰城的第一个完整赛季中场均攻下20.4分、12.2次助攻,赢得最大进步球员奖。
1988-91年连续三年中,他场均都有20分10助攻以上的表现,并且在1991-92赛季,也只是以场均19.7分、10.7助攻的成绩将将错失连续第四次20+10的表现。他退役时(他在1998年退役,随后在2000年曾复出),是联盟历史上仅有的三位曾在单赛季取得20分、12次助攻以上成绩的球员之一(另两人是Isiah Thomas和Magic Johnson)。
1. John Havlicek– No. 7 in 1962 (Boston)
简单来说,Havlicek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一。感谢上帝,他在1962年同时被凯尔特人队和NFL的布朗队选中后,选择了专注于篮球运动。他13次入选全明星,8次夺取总冠军,在1997年被选位NBA50大杰出球员之一。
1978年退役后,他的17号球衣立即也在凯尔特人队退役,离开联盟时他手握26,395分、6,114次助攻、8,007个篮板的成绩单。他在1974赛季打得风生水起,为自己赢得总决赛MVP奖杯,并帮助凯尔特人再度夺得总冠军。他数据最好的一年是1970-71赛季,绰号“Hondo”的他出战81场,场均登场时间超过45分钟,攻下28.9分、9.0篮板和7.5助攻。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