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pwifs 发表在HoopChina·篮球场
http://nba.hoopchina.com几周前我列出了NBA选秀史上第7顺位的10位强者,如今是时候来讨论第6顺位上最好的选手们了。也许你会想问Danilo Gallinari将来是否有机会入选这份榜单,但我想绝大多数纽约球迷大概都会对你的这种念头嗤之以鼻。
10. Brandon Roy – No. 6 in 2006 (Minnesota)
Brandon迄今仅仅在NBA打了两个年头,但他已经跻身联盟最棒的球员之列。自从在选秀大会上被作为Randy Foye的对价品而交易之后,他场均可以为开拓者队贡献18.1分、5.0助攻和4.6篮板。Roy在他头两年的职业生涯里,除了两场比赛外均以先发身份出场,这也巩固了他作为联盟中实力球员的一分子。
他被选入2007年最佳新秀阵容,同时还赢得了当年的最佳新秀奖项。上个赛季(2007-08赛季),在经历开季初的低迷之后,他最终以替补身份入选了西区全明星队,而这将是他漫长全明星生涯的起点
9. Shane Battier – No. 6 in 2001 (Vancouver)
在Duke度过了杰出的大学生涯后,这位前年度最佳大学球员外加NCAA四强赛最有价值球员被灰熊队挑中,以辅佐同为新秀的Paul Gasol(当年第三顺位被老鹰选中,随后被交易到灰熊)。在至今的7个NBA赛季中,他场均贡献10.3分和4.8篮板。
作为美国队一员,他在2006年带回了一枚铜牌,而他在四年前的2002年即入选了新秀最佳阵容。他被广泛认为是NBA中最优秀的团队队友之一,努力打好自己的球并使得队友更轻松。2008年他入选防守第二阵容,不管在何种情形下,他都将是球队中的基石之一。
8. Fred Brown – No. 6 in 1971 (Seattle)
“神射手Freddie”(“Downtown Freddie”)的整个NBA生涯都在超音速队度过,作为球队强大的板凳火力,总共射落了超过14,000分。1978-79赛季球队夺冠时,他是球队的队长,场均攻下14.0分外加3.4助攻。
1984年退役时,他是西雅图队史上出场次数、总得分、总投篮命中数、总罚球数的第一名,时至如今他依然在这些方面名列队史前茅。1980赛季他以44.3%的命中率领跑于全联盟三分球命中率榜,而这也是NBA采用三分球制的第一年。1986年超音速队将他的32号球衣退役。
7. Hersey Hawkins – No. 6 in 1988 (Clippers)
1988年选秀大会上,他在第六顺位被洛杉矶人选中,但随即被交易到76人队以换取Charles Smith。1989年Hawkins入选新秀第一阵容,场均为费城贡献15.1分、3.0助攻、2.8篮板和1.5抢断。
1991年他入选全明星阵容,当季(1990-91)他场均有22.1分、3.9篮板和3.7助攻进帐。职业生涯中,他先在费城打了5年,随后效力过黄蜂、超音速和公牛。
6. Antoine Walker – No. 6 in 1996 (Boston)
在某些场合,Walker是NBA圈子里的笑柄,但你无法否认他在进攻端的火力。在其生涯的前12个赛季中,他砍下了超过15,000分,其中包括在世纪之交的那些年份里效力凯尔特人时,贡献出场均20分+的那几个赛季。
作为波士顿的一员,他三度入选全明星,并在2002年被选为东区先发。2000-2003年之间,他连续三年占据全联盟三分球出手次数的头名,同时在2001-02赛季他也成为联盟里场均上场时间最长的球员。他的健康程度也出人意料得好,生涯中仅有两个赛季缺席超过5场。而其中之一的年份——也就是上赛季——他(的缺席)更多是缘于其在森林狼队中的糟糕表现,而非健康因素。
5. Kenny Smith – No .6 in 1987 (Sacramento)
Smith在其曾效力过的6支NBA球队中都是一个神奇的射手,也是球队的完美拼图之一,并担当着队内第二或第三得分手的角色。他生涯中场均有12.8分和5.5助攻进帐,并且是火箭队史上生涯三分球命中率最高的球员(40.7%)。在其10年的职业生涯中,有两个赛季的场均得分超过了17分。
大学时代效力北卡时,他代表美国队在西班牙拿到了一枚世锦赛金牌。Smith在1988年入选新秀第一阵容,并在1994和1995年随同休斯敦火箭两夺总冠军。两连冠期间他都是球队中的先发主力。
4. Orlando Woolridge – No. 6 in 1981 (Chicago)
Woolridge因其触犯NBA药禁条例而在1987-88赛季被禁赛的那桩瓜葛广为人知。但在其13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场均还是能贡献出16.0分和4.3篮板。在被禁赛之前,他正经历着一段风光的时期,在1984-87之间的连续三年中场均得分都超过了20分。
经历药禁风波之后,他转投湖人队,在Pat Riley调教下成为了一名板凳抢分高手。在洛杉矶的两年里他场均得分都超过10分。随后Orlando被交易到丹佛,并于1990-91赛季在那里拿下个人生涯最高的赛季场均25.1分。退役时,他共斩获了13,623分外加3,696个篮板。
3. Adrian Dantley – No. 6 in 1976 (Buffalo)
刚刚在2008年入选了名人堂的Dantley,在其15年的职业生涯中共砍下23,177分。他先后效力过7支球队,并在效力爵士队期间扬名立万。在其退役后,犹他人将他的4号球衣高高挂起。
Dantley生涯中6次入选全明星,在1977赛季获选最佳新秀,并两次成为联盟得分王(都在效力爵士期间获得)。他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的美国队成员之一,并捧回了一枚金牌。1980-84年之间,他连续4个赛季的场均得分超过30分,这奠定了其联盟史上最高产得分手之一的位置。
2. Lenny Wilkins – No. 6 in 1960 (St. Louis)
在其15年的NBA生涯中,Wilkins辗转了4支球队,此后又执教过6支球队。他是史上仅有的三位分别以球员身份和教练身份入选名人堂的牛人之一。球员生涯中他共砍下17,772分,作为教练他则总共取得了1,332场胜利。他9次入选全明星,1970赛季成为联盟助攻王,并在NBA50周年庆时入选了NBA历史50杰。
生涯中,他仅有一个赛季的场均得分低于11.7分,那是在1974-75赛季,也是他的最后一个职业赛季。1968年,他在MVP评选中仅次于Wilt Chamberlain屈居第二,在那个被Wilt Chamberlain所统治的时代里这也称得上是一种成就了。
1. Larry Bird – No. 6 in 1978 (Boston)
很难想像在1978年的选秀中,居然有整整5支球队错失了Larry Joe Bird,Mychal Thompson, Phil Ford, Rick Robey, Micheal Ray Richardson以及Purvis Short这些人都在他之前被挑中。在其13年的NBA生涯中,Bird总共斩获21,791分,赛季场均得分从未低于19.3分。
他生涯中场均23.4分、10.0篮板和6.3助攻的成绩令其在1998年入选篮球名人堂。在他效力凯尔特人期间,他三夺总冠军,三次拿下MVP头衔,12次入选全明星,并捧回一座最佳新秀奖杯。他入选了NBA历史50杰,并11次入选联盟第一阵容,另外还有三次入选防守第二阵容。除此之外,他还在1998年作为步行者队主教练获选当年度最佳教练。
--
FROM 211.99.222.*